钢笔论坛

标题: 品香鉴香 [打印本页]

作者: hhk    时间: 2012-6-8 22:51
标题: 品香鉴香
一个下午都在品香鉴香
洗洗 刷刷 切切 闻闻 比比 排排队
辛苦并快乐着
一次上手如此众多的熟香
且都是海南的
福报呀

[attach]485490[/attach][attach]485491[/attach]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2-6-8 23:45
搞一块龙延香,一块足以··· ,您这是沉香?
作者: hhk    时间: 2012-6-9 08:39
搞一块龙延香,一块足以··· ,您这是沉香?
xiaozuei00 发表于 2012-6-8 23:45



在宋代的
清明上河图中的
香铺门口就挂了香帆
上面写了   
中国人古代最为看重的
五中香品

沉檀龙麝拣

沉 沉香
檀 檀香
龙 龙涎香
麝 麝香
拣 乳香

其实据我十多年来的玩品香经验
除了沉檀
其他的后三种香都主要是辅助配料
其主要功用是助力香的厚度和持久性
不可以单品的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2-6-9 10:13
这样啊···
作者: wxy16861    时间: 2012-6-9 19:46
是要焚掉吗?
作者: lyfy    时间: 2012-6-9 21:01
这个学习了- -
就是说 一般的香 就是以前两种为主 后三种为辅 配合调制各种味道的么
作者: yantaia8    时间: 2012-6-11 05:45
在宋代的
清明上河图中的
香铺门口就挂了香帆
上面写了   
中国人古代最为看重的
五中香品

...
hhk 发表于 2012-6-9 08:39



    学习了。。。。。。。。谢谢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2-6-11 08:13
回复 1# hhk


    大哥是香料师么?
作者: 游子意    时间: 2012-6-11 10: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hk    时间: 2012-6-12 09:28
回复  hhk


    大哥是香料师么?
xiaozuei00 发表于 2012-6-11 08:13



    爱好者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2-6-12 19:21
回复 11# hhk


    可以考个证
作者: hhk    时间: 2012-6-12 20:57
考官以前听过我的课
呵呵
作者: 花晓容    时间: 2012-7-10 08:51
崇拜~~
作者: ukyo1026    时间: 2012-7-10 17:22
焚掉才是好香的归宿
作者: 大灯    时间: 2012-7-10 18:36
这要是用来供佛,功德岂不是大大地?
作者: beatles1    时间: 2012-7-10 19:10
回复 15# 大灯


   人自己享用就是福了     供佛求功德 ? 是极大的浪费吧
作者: 大灯    时间: 2012-7-10 21:20
回复  大灯


   人自己享用就是福了     供佛求功德 ? 是极大的浪费吧
beatles1 发表于 2012-7-10 19:10



    人自己享用就叫做“消福”,逐渐福就没了,智慧也下跌了,存款也减少了,身体也变差了……正所谓“”
    供佛叫做种福田,福报会由此而增加。
    挣钱与花钱,哪个词与“极大浪费”的意思接近?
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祸尽福至。
享福消福,油尽灯枯,福尽人亡。
       弘一大师说:“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所谓“乐极生悲”。
      民国十三年,弘一大师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夕,都在印公(印光大师乃大势至菩萨化身)房内观察印公一切行为。发现印公每日早晨仅食粥一碗,无菜。印公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后,印公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嗽口,随即咽下。到了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食尽,采取同样的方法,从不轻弃一余之饭菜。公自行如是,而劝人也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然大声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如见客人将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公同样呵而诫之。有一次菜头炒菜时,在菜里加一点酱油,觉得味道要好些,就在菜里放起酱油来,被印公发现后,也被呵斥一顿。饮食如此,其他惜福之事也同样如此。印公一生之中,无论冬夏,只有一衲、一裤、一履、一蓑衣、一蒲团、一绳床,无有其他物。
    印公从不浪费一物,有一次,他的侍者送来几个馒头,印公正在用工,侍者便将馒头放起来了。过了几天,侍者想起这回事,便拿起馒头准备自已吃,但馒头已经变质,印公当即接过来说:“我吃就可以,你吃就要坏事。“印公一双鞋穿了几十年;一件衣不知穿了多少年,补了又补,已经面目全非了,仍在穿。
     弘一大师一床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件随他一生;一双黄鞋子穿了16年仍在穿;一把洋伞用了四十多年,他老说:”这些东西,即使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古往今来,高僧大德们都是这样非常惜福的。
     而我们现在呢?实在是享福享得大过头了。你们看一看,有几个人穿有补丁的衣服、鞋子,大底是一年一换新,一年数换新,一日换几新。更有甚者,一餐吃去几千元,一晚抛去千万金。所以现在人的灾难多、寿命短。为此,奉劝各位以此为鉴,向古德先贤学习,珍惜自已的福报吧!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2-7-10 22:22
一切如梦幻泡影 唯有男人女人
作者: beatles1    时间: 2012-7-10 23:32
回复 17# 大灯


   嗯嗯 说不得说不得  一说就...
作者: 大灯    时间: 2012-7-11 19:52
巨门双化忌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2-7-11 21:19
回复 17# 大灯


    你信的佛是印度教的还是本土教的?
你信佛是为了受教化还是凝练精神?
羁绊太多  成不了佛  没有羁绊  心中无世界  也不算佛  
省省吧
作者: 大灯    时间: 2012-7-11 21:32
楼上大师是哪一教的?
作者: memorymoon    时间: 2012-7-18 16:26
看上去精美
作者: king6    时间: 2012-7-20 09:38
在宋代的
清明上河图中的
香铺门口就挂了香帆
上面写了   
中国人古代最为看重的
五中香品

...
hhk 发表于 2012-6-9 08:39



    龙麝拣的燃烧性能不佳,这3种我都有。
作者: king6    时间: 2012-7-20 09:40
人自己享用就叫做“消福”,逐渐福就没了,智慧也下跌了,存款也减少了,身体也变差了……正所谓 ...
大灯 发表于 2012-7-10 21:20



    能发起利益一切众生求得大智慧的菩提心,就是最好的供养,其他任何供养都比不上这个。
作者: hhk    时间: 2012-7-20 19:23
回复 24# king6


   
以我所见
麝香 龙涎 乳香
都只是很重要的
添加剂

起到
固香和聚香
的重要作用
作者: 景熙堂    时间: 2012-7-20 20:17
你精神病啊!!!!!!!
作者: 大灯    时间: 2012-7-21 09:57
能发起利益一切众生求得大智慧的菩提心,就是最好的供养,其他任何供养都比不上这个。
king6 发表于 2012-7-20 09:40



    如果您说:“能发起使众生都具足般若智慧,解脱一切烦恼,除一切盖障的愿心”,就说明您对教理有一点基础了,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这里指得是觉悟之法,而非这种概念混淆式语句,读着会感觉不知具体在说什么。
    愿心与菩提心不是一回事,大智慧与般若也非等同,“般若”之所以保留音译而不翻译为“大智慧”,或“无上智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个词仍然不能准确体现“般若”的原意。
    您所说的“能发起利益一切众生求得大智慧的菩提心,就是最好的供养,其他任何供养都比不上这个。”这句话,如同“能用木工锉刀解决一切钢笔故障,就是最好的修笔高手,任何修笔高手都比不上这个。”一样有趣。
作者: king6    时间: 2012-7-21 22:09
如果您说:“能发起使众生都具足般若智慧,解脱一切烦恼,除一切盖障的愿心”,就说明您对教理有 ...
大灯 发表于 2012-7-21 09:57



    受教了
作者: king6    时间: 2012-7-21 22:14
回复  king6


   
以我所见
麝香 龙涎 乳香
都只是很重要的
添加剂

起到
固香和聚香
的重要作 ...
hhk 发表于 2012-7-20 19:23



    龙麝拣加多了容易喧宾夺主,纯粹的动物香燃烧起来首先是一股令人难以感到愉快的异味,正如你所说,只能当添加剂增加一种别样的韵味。乳香的燃烧性确实不如檀香、沉香,点火后就是融化成一大坨。
作者: yantaia8    时间: 2012-7-22 07:50
清晨顶顶
作者: hhk    时间: 2012-7-23 22:39
龙麝拣加多了容易喧宾夺主,纯粹的动物香燃烧起来首先是一股令人难以感到愉快的异味,正如你所说 ...
king6 发表于 2012-7-21 22:14



   
所以
都是很好的合剂和固香剂

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树脂来替代
呵呵
作者: hhk    时间: 2012-7-23 22:40
你精神病啊!!!!!!!
景秋堂 发表于 2012-7-20 20:17



    怎么啦
师妹夫
作者: lacsylle    时间: 2012-7-23 23:07
人自己享用就叫做“消福”,逐渐福就没了,智慧也下跌了,存款也减少了,身体也变差了……正所谓 ...
大灯 发表于 10-7-2012 13:20



    哈哈哈,那为什么佛教要把更加清俭专注苦修的耆那教斥为裸行外道呢?
作者: 大灯    时间: 2012-7-24 13:57
哈哈哈,那为什么佛教要把更加清俭专注苦修的耆那教斥为裸行外道呢?
lacsylle 发表于 2012-7-23 23:07



    “外道”与否并不是以修持方法来分类的,耆那教也并没有被佛教“斥”,而是将其分类到外道类别中,外道在佛教中也并非贬义词。
    佛教中对其修持理念定义为:“其人谓罪福苦乐。本有定因。要当必受。非行道所能断。如此计者。即邪见也。”
    因为此教派起修前的"开发文档"有点技术瓶颈,所以佛将其指正出来,避免行者走岔路。
    如果修持理念不住于邪见上,所得果报也就有所不同喽 ,佛教中的头陀行是佛教中声闻乘所允许的苦行极致,足够您所说的“清俭”,但“专注苦修”到耆那教的程度,略有自残色彩,倒也不是说自残一定就不是正统修持方法,佛教中也有燃身供佛的仪轨,但并不属于声闻乘法。
作者: 景熙堂    时间: 2012-7-31 19:03
怎么啦
师妹夫
hhk 发表于 2012-7-23 22:40



    狗屁!!!!!!!!!!!!!!!!!!!!!!
作者: 盐汽水    时间: 2012-8-5 17:40
好像红头阿三中有个以不配合出名的人物死得时候用沉香火化,作孽啊!一把火烧掉多少钱啊!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penmuseu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