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毁三观]--四阿哥要是这副打扮你还爱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7 08:18
标题: [毁三观]--四阿哥要是这副打扮你还爱么?
“清宫戏都有个致命硬伤:不管什么时候发型都是一半头发一半头皮。这种发型是嘉庆后期才开始出现,之前的头发是极少的,只在头顶留铜钱大小的一小块,然后把这一缕编成极细的辫子,叫作“金钱鼠尾”。入关前满人的发式更加诡异,也是“金钱鼠尾”,但位置不在头顶而是在脑后。后逐步上移到头顶,而头发也越留越多,辫子就仿佛吃了伟哥一样由细到粗,成了我们熟悉的样子。早期皇上的头发也是“金钱鼠尾”,不过比入关前稍粗一点儿。想看皇上的发型搜《平安春信图》,那是雍乾父子生活像。”——《大家都很2》



我个人认为这个“金钱鼠尾”,就和年画儿上看的抱大鲤鱼的娃娃发型是一样的。来么,让我将这个发型带入到《步步惊心》中,矮油,各位阿哥是要闹那样?!
作者: 无色墨水    时间: 2013-3-17 11:21
清宫戏这种乱造历史的东西乱造个头发又算得了什么。。。
作者: shake    时间: 2013-3-17 11:46
一直以为从努尔哈赤开始满人发型都是一半头发一半头皮的人掩面路过
作者: 无色墨水    时间: 2013-3-17 11:49
TVB连头发斗懒得剃又不是不知道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3-3-17 13:26
一直以为是冲天辫的路过···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14:06
本帖最后由 Champollion 于 2013-3-17 14:13 编辑

平安春信图局部:顺便说一句,平安春信图上面的都是乾隆,并不是通常所说“一为雍正,另一为乾隆”,具体可参考扬之水先生《“二我图”与平安春信图》一文。

[attach]635142[/attach]


另外说这个是生活像,很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个明显是自娱自乐cos像 乾隆有很多cos像滴(正如其父),由于图片太大所以还是不发了。

PS:平安春信图有纸本和绢本两幅,上面是绢本。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14:07
清宫戏这种乱造历史的东西乱造个头发又算得了什么。。。
无色墨水 发表于 2013-3-17 11:21



   哈哈哈,没错~清宫戏就是各种穿越之结合体,如今各类于妈一般的神编剧演绎一番之后,全部变成了穿越型小言……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14:08
一直以为是冲天辫的路过···
xiaozuei00 发表于 2013-3-17 13:26



   
作者: 无色墨水    时间: 2013-3-17 14:19
哈哈哈,没错~清宫戏就是各种穿越之结合体,如今各类于妈一般的神编剧演绎一番之后,全部变成了穿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7 14:07

抛开史实不谈,甄缳传还真不错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14:38
抛开史实不谈,甄缳传还真不错
无色墨水 发表于 2013-3-17 14:19



   你指哪方面……甄原本写的也不是清代--b 作者太没节操了,就这么屈服了……另外该剧组宣传太不要脸!
作者: 无色墨水    时间: 2013-3-17 16:37
你指哪方面……甄原本写的也不是清代--b 作者太没节操了,就这么屈服了……另外该剧组宣传太不要脸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7 14:38

俩字,好看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16:44
俩字,好看
无色墨水 发表于 2013-3-17 16:37



   嗯。以宫斗而言该小说是发展到极限鸟。
作者: 王小天    时间: 2013-3-17 17:13
平安春信图局部:顺便说一句,平安春信图上面的都是乾隆,并不是通常所说“一为雍正,另一为乾隆”,具体可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7 14:06



    為何不是標準的辮子頭
作者: 三馀无梦生    时间: 2013-3-17 18:38
可能是入关以后日子舒坦了 剃头太麻烦 头发就越留越多了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3-3-17 19:51
回复 8# Champollion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3-3-17 20:00
说实话,其实宫廷没呢么复杂····所谓的XX世家也没呢么复杂···比如清朝其实···皇帝也很无奈和妃子上床必有皇后在床上必有一太监在床边听声···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7 20:22
回复 6# Champollion


    学习了。
    高手在民间,受益颇丰!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7 21:10
回复 16# xiaozuei00


   香艳!
   我查查去!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7 22:06
回复  Champollion


    学习了。
    高手在民间,受益颇丰!
柳成溪 发表于 2013-3-17 20:22


扬之水可是社科院的研究员,原来《读书》的老编辑。这是她的一些书

[attach]635504[/attach]
[attach]635505[/attach]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7 22:09
回复 19# 旧王孙


   谢谢!
   甚好甚好,我等京东满减,哈哈!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22:10
為何不是標準的辮子頭
王小天 发表于 2013-3-17 17:13



   因为他cosplay汉装……乾隆还有n张汉装雪景行乐图,雍正有一个系列各种场景的汉装行乐图……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真的穿了自娱自乐,另一个是YY一下,让画师画出来自娱自乐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22:12
说实话,其实宫廷没呢么复杂····所谓的XX世家也没呢么复杂···比如清朝其实···皇帝也很无奈和妃子 ...
xiaozuei00 发表于 2013-3-17 20:00



   为何必有皇后在床上 皇后这么重口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7 22:12
回复 19# 旧王孙

  难道是扬之水真身?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7 22:13
回复  旧王孙

  难道是扬之水真身?
柳成溪 发表于 2013-3-17 22:12


人家是女的
作者: 王小天    时间: 2013-3-17 22:15
因为他cosplay汉装……乾隆还有n张汉装雪景行乐图,雍正有一个系列各种场景的汉装行乐图……有两种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7 22:10



    清朝漢裝也是留辦子的吧 當時不留辦子會被殺頭不是嗎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22:19
清朝漢裝也是留辦子的吧 當時不留辦子會被殺頭不是嗎
王小天 发表于 2013-3-17 22:15



   所以这幅画上脑袋周围光光嘛~就是因为剃了发。不然除了发髻以外其他部分也是有头发的。
顺便说一句,虽然整体趋势上清代是后期留发略多,但是具体要不要金钱鼠尾取决于个人~ 而且剃发并不是天天剃,有些画像上会显示出好似有鬓发,估计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22:22
人家是女的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3-17 22:13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22:23
回复 25# 王小天


所以这幅画上脑袋周围光光嘛~就是因为剃了发。不然除了发髻以外其他部分也是有头发的。顺便说一句,虽然整体上留发是后期比前期多,但是具体留的多少取决于个人审美。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7 22:25
回复 24# 旧王孙


   我连起来看的,然后就一惊。。。 。。。
作者: 王小天    时间: 2013-3-17 22:26
回复  王小天


所以这幅画上脑袋周围光光嘛~就是因为剃了发。不然除了发髻以外其他部分也是有头发的。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7 22:23



    留頭不留髮這我知道 不過就是沒留辮子看起來一點清朝時期的味道都沒有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7 22:27
回复 27# Champollion


  知道啦!
作者: shake    时间: 2013-3-17 22:33
说实话,其实宫廷没呢么复杂····所谓的XX世家也没呢么复杂···比如清朝其实···皇帝也很无奈和妃子 ...
xiaozuei00 发表于 2013-3-17 20:00



    双*?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7 22:35
双*?
shake 发表于 2013-3-17 22:33



   三。。。。。。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22:43
留頭不留髮這我知道 不過就是沒留辮子看起來一點清朝時期的味道都沒有
王小天 发表于 2013-3-17 22:26



   其实清代多数画像上人物都要戴帽子,能看到辫子的情况很少……除非有画到市井小民,否则很难看到发辫的情况。

可以用来参考的譬如《康熙南巡图卷》(图片又太大发不上来--b),极个别人物能看到发辫。古代戴帽(冠)是种礼节,成年人出门不戴官帽是很粗鲁很失礼的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7 22:48
其实清代多数画像上人物都要戴帽子,能看到辫子的情况很少……除非有画到市井小民,否则很难看到发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7 22:43



   礼节这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太奢侈了,女人还好,男人的礼节只剩一条裤子,谁还在乎帽子。
作者: hymdfh    时间: 2013-3-17 22:52
雍正有一个系列各种场景的汉装行乐图……另一个是YY一下,让画师画出来自娱自乐...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7 22:10



    雍正还有张洋装的吧?
    苦了郎世宁那帮人。。。
作者: 王小天    时间: 2013-3-17 22:53
其实清代多数画像上人物都要戴帽子,能看到辫子的情况很少……除非有画到市井小民,否则很难看到发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7 22:43



    說實在的聽說當年的辮子跟老鼠尾巴 一樣.和電視劇上的綁法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連當官當皇帝的都要戴帽子遮辮子.這又何苦呢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23:01
雍正还有张洋装的吧?
    苦了郎世宁那帮人。。。
hymdfh 发表于 2013-3-17 22:52



   哈哈,是的。雍正这个人很搞笑的,什么装束的行乐图都有。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23:07
說實在的聽說當年的辮子跟老鼠尾巴 一樣.和電視劇上的綁法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連當官當皇帝 ...
王小天 发表于 2013-3-17 22:53



   我说了辫子粗细这个问题取决于个人……当然电视剧从来没演对过就是了。剃发留辫纯粹是习俗,多少与萨满信仰有点关系。所以整个北方民族都有剃发的习俗,从契丹到女真到蒙古再到满洲,这些民族统统都是走剃发留辫的路线。


而且戴帽子不是为了挡辫子,是一种礼节;也不限于皇帝官员,稍微体面点的人都要戴帽子的。明人出行也一样是要戴冠,像明人容像这种正式的画是一定要有冠帽巾的,包括平民;大幅的画卷也能看到这一点,可参考《南都繁会景物图卷》,里面都是描述普通百姓的生活。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7 23:08
礼节这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太奢侈了,女人还好,男人的礼节只剩一条裤子,谁还在乎帽子。
柳成溪 发表于 2013-3-17 22:48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7 23:44
[attach]635614[/attach]
[attach]635617[/attach]
[attach]635618[/attach]
[attach]635619[/attach]
[attach]635620[/attach]
[attach]635621[/attach]
[attach]635622[/attach]
[attach]635623[/attach]
[attach]635624[/attach]
[attach]635625[/attach]
[attach]635626[/attach]
[attach]635627[/attach]
[attach]635628[/attach]
[attach]635629[/attach]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00:17
前面许先生提到的先秦用翠鸟毛装饰的鹬冠,非常漂亮,令人好之成癖,马未都展示过一些点翠工艺的簪子,虽然不是先秦的冠,并且先秦也没有这样发达的点翠工艺,但可见这种翠鸟毛装饰真的是非常美丽

[attach]635637[/attach]
[attach]635638[/attach]
[attach]635639[/attach]
[attach]635640[/attach]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8 01:00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3-17 23:44



   不错~ 说到在头上打结然后继续戴冠帽的这种,明代亦有网巾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8 01:08
前面许先生提到的先秦用翠鸟毛装饰的鹬冠,非常漂亮,令人好之成癖,马未都展示过一些点翠工艺的簪子,虽然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3-18 00:17



   所以后来这些可怜的小鸟快绝种了……
明清凤冠用的都是这个工艺。

图大发不上来,可参考 明万历明孝端皇后凤冠。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01:23
不错~ 说到在头上打结然后继续戴冠帽的这种,明代亦有网巾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8 01:00


其实就是帻的一种变体,如前文所说,古时贵族头衣为冠,平民为帻,汉代起连贵族也开始用帻了,但是单用帻还是显得很随便,要在其上加冠才有礼貌。明代其实也是如此,如果单用网巾也是极其不礼貌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01:32
所以后来这些可怜的小鸟快绝种了……
明清凤冠用的都是这个工艺。

图大发不上来,可参考 明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8 01:08


是啊,太美了。其实用iPad看电子书上的照片色泽更加艳丽动人,发上来压缩都失真了。

书里后半部分也讲了 妇 女的,唐前 妇 女 无冠,印象最深的是一头美发竟能卖这么多钱,令人想到麦琪的礼物,湛氏真是中 国 母 亲 版的麦琪,日本古代也有美发为美的传统
   
[attach]635647[/attach]
[attach]635648[/attach]
[attach]635649[/attach]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01:51
突然想到,适之于演化论,则美发这种吸引 异 性 的 炫 耀 基 因 优 势 的呈现,虽然和 雄 性 孔雀的漂亮尾羽一般,虽然在实际生存上没有优势甚至有劣势,但却是 异 性 选择的结果

[attach]635650[/attach]
[attach]635651[/attach]
[attach]635652[/attach]
[attach]635653[/attach]
[attach]635654[/attach]
[attach]635650[/attach]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8 02:18
是啊,太美了。其实用iPad看电子书上的照片色泽更加艳丽动人,发上来压缩都失真了。

书里后半部分也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3-18 01:32



   是的~ 早期满洲妇女仅仅是用包头,或者像男子一样戴冠,后来受到汉族的影响,才逐渐产生了插头饰以及之后钿子的产生。清末钿子更是大得可怕。清代中后期就能看出这一点上深受汉族影响,除了极其正式的场合(如祭祀等),很少有见女子戴冠的了。郎世宁所绘乾隆帝后吉服半身像怕是成为女子戴冠的绝响——发上皇后一张以示纪念:[attach]635656[/attach]

明人妇女一直到清代,则都是狄髻。比较有身份地位的可用翟冠,结婚的时候也多是用翟冠抬一抬身份~


说到麦琪的礼物,真是很感人的一个故事。当年看的时候年纪小尚且不觉得,今天被您一提,回想起来感受大是不同,唉老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02:44
回复 48# Champollion

是啊,也不知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呢还是神马跟着你受苦也心甘的童话,反正有点钱还是木坏处滴。很多东西都是小时候不觉得,大了才懂,比如安徒生童话,小时候读起来懵懵懂懂的,大了回过头来一看,那叫一个感天动地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03:12
是的~ 早期满洲妇女仅仅是用包头,或者像男子一样戴冠,后来受到汉族的影响,才逐渐产生了插头饰以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8 02:18


男女之有别,我倒是有个大胆的猜想,就是并不见得是重男轻女,而是有深层的生物演化论因素在内,女子戴了冠帽就无法炫耀其作为基因优势的美发来吸引男性,而男性呢也无法判断女子有无美发这个很重要的优势性征。男人就不同了,头发看不明显,可以炫耀胡子呀(比如赢家 ),古时都以美髯为美,一部雄髯可以折杀多少英雄好汉,吸引多少姝丽佳人!而且生物区别上,男性比女性更易掉发,随着年龄渐长,女性一般都还好,男性秃头的越来越多,因此尤须借巾(比如王莽的典故)借冠帽来掩饰,而胡子则愈加威风,似乎不受此影响,因此成年男性尤其是老人借巾冠来掩饰落发并凸显雄髯,真是极好的美学修饰,而女性则无须用冠帽这个多此一举的累赘来令自己的天然优势失色。因此都是男人重帽,女人要凸显秀发之美。

哈哈,纯属胡思乱想,玩笑玩笑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8 04:00
本帖最后由 Champollion 于 2013-3-18 04:08 编辑
男女之有别,我倒是有个大胆的猜想,就是并不见得是重男轻女,而是有深层的生物演化论因素在内,女子戴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3-18 03:12



   哈哈哈,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胡子美呀~ 好多唐代中亚人的那小胡儿特别好玩又性感~看上去好极了~

我个人感觉早期满洲女人是被当作男人使的,就体现在男人有的东西女人也有对应的一份,比如男人穿的dūsihi(都什希)对应女人穿的hūsihan——这东西都什希后来就是骑马时候用来保护大腿和膝盖的,可见hūsihan原来也应该是这种作用。后来入关大概女人也不骑马了,hūsihan就演变成了女子的朝裙——算在朝服类别,是规格最高的一类,个中暗示的传统影响细想也很是有趣。


再比如早期八团吉服是男女通用的,而且由于入关前资源短缺(尤其是锦绣华帛这类的东西),八团最开始是男人先用的。后来大概是觉得这东西花花得很是好看,定制以后倒变成女子专用的了~清末女吉服制式变得极丑(如宽袍大袖等不良风气),唯独其中的八团纹饰发展到了极致,做了许多的文章,像我这种非常不喜欢清末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清末八团是非常美的,用梁羽生的一句话来概括,“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


俗话说没图说个丁日,上个图:
喜相逢团纹特写——



又如这种灯笼纹节令主题的女吉服,纹饰也特别的精致,但是样式看上去就显得肥大愚蠢拖拖沓沓,不如早期干练活泼。为了方便观察纹饰,我特意放在了相册传上来:





再如男女常服袍,其实也不过差的是个开衩位置不同,一打眼看上去极为类似。常服又不像吉服那般有花纹装饰(规格不及吉服高),早期尚且能看到女子常服袍褂(或常服袍)画像——如孝庄奶奶就有一张红色吉服袍侧身坐像——到了乾隆那时候见得就不多了,很是不受女子待见。制度上又不能取消了女常服这个形制,于是只好忽略尽量不提也不穿,女常服自此地位很是尴尬。导致乾隆开始女人们平日多穿便服,便服一直发展到了清末,推陈出新了很多奇葩的形式……以及纹饰。

忽然想起可能大家不知道常服什么样子,补个上面说的孝庄的常服坐像(记错了这个是正面坐像),已经算是很好看的常服了(因为是红色的):
[attach]635657[/attach]


总而言之,观察清代满人女子着装,倒是印证了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入关以后生活安定,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就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了~ 男女之别自此拉大。

不过虽说如此,我满洲女子也颇有男子气概。直到清末还有着男装的嗜好,甚至宫廷之中也偶尔这般娱乐。咸丰两位后妃(严格说来是一位嫔一位贵人)就曾着侍卫打扮宫中骑马:




真是两条好汉啊~

PS: 马很漂亮哇……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8 04:25
其实就是帻的一种变体,如前文所说,古时贵族头衣为冠,平民为帻,汉代起连贵族也开始用帻了,但是单用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3-18 01:23



   嗯,估计贵族是使用场合不同。帻的另一种变体便是幞头,孙机先生曾写过《幞头的产生和演变》一文,将幞头的来源以及变化解释的非常清楚了,是很好的文章,可以找来一看。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04:34
哈哈哈,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胡子美呀~ 好多唐代中亚人的那小胡儿特别好玩又性感~看上去好极了~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8 04:00


喜相逢团纹漂亮,令我一下联想到唐代的螺钿器风格,具象图案,明艳的质感,喧嚣的色泽,是典型的盛世审美,盛世审美一般来说都是俗丽的,有的朝代因为盛世持续期较长及太过辉煌,因此奠定了整个朝代的基本审美基调,一直到了其末世,虽然国力已谈不上盛世,但审美基调还是延续保持这个,就是这种俗丽狂欢的性格。唐和清都比较典型,要的就是这样大红大绿,金碧辉煌,花团锦簇,具体鲜明(体现在色彩上就是要热闹喜庆,体现在图案上就是讲究具体的形象而非抽象线条,要的就是一看就懂,而非回味,就如阿城所说,唐代没有产生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因为唐代是盛世,盛世是狂欢的,狂欢是不需要带思考的,带思想的狂欢多累。佛陀是见了诸苦才思考的)。

以下是日本正仓院的唐代螺钿器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04:53
嗯,估计贵族是使用场合不同。帻的另一种变体便是幞头,孙机先生曾写过《幞头的产生和演变》一文,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8 04:25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也曾探讨过,不过讲的比较散。这书香港商务的版本最好,大页铜版彩页精印,我是十几年前在新加坡书店买到的,当时定价印象中是1000港元(在新加坡好像要200新元的样子),后来书被我放在另一处家中了。现扫描版的只有国内版的,差多了
   
[attach]635658[/attach]
[attach]635659[/attach]
[attach]635660[/attach]
[attach]635661[/attach]
作者: 王小天    时间: 2013-3-18 07:58
哈哈哈,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胡子美呀~ 好多唐代中亚人的那小胡儿特别好玩又性感~看上去好极了~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8 04:00



    跟人比起來馬好像是小號了一點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8 08:38
回复 46# 旧王孙


    有机会看看我这头发值多少钱!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8 08:41
回复 47# 旧王孙


    这书您也看?

    还有本姐妹篇,就是鱼为啥不那啥那本。


    大半夜的您俩在这里授道,让我们这些大早清起来上班的咋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08:45
回复  旧王孙


    有机会看看我这头发值多少钱!
柳成溪 发表于 2013-3-18 08:38


古代技术落后,做不出理想的人发替代品,现代技术可以仿得惟妙惟肖,天然人发估计就没有好行情了,古代上街都可以卖掉,出手很快,现在想卖也不知道到哪儿卖去,可见一斑啊,哈哈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08:49
回复 57# 柳成溪

多看里面只有这本。糟糕的是,目前多看被苹果下架了,这本我昨天才下的,只能下免费版。。。。。。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8 09:35
回复 59# 旧王孙


    我一般看纸书,水果啥的不感冒。


    纸书买太多,看的慢,郁闷至极。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8 11:09
喜相逢团纹漂亮,令我一下联想到唐代的螺钿器风格,具象图案,明艳的质感,喧嚣的色泽,是典型的盛世审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3-18 04:34



   这个真美~第一个是琵琶么?唐代的琵琶似乎是横弹的……不过这方面我也不懂。前段时间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了那个著名的明代牙雕琵琶,孤零零的躺在杂物房一样的某乐器展览室……不大一样的美感。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8 11:12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也曾探讨过,不过讲的比较散。这书香港商务的版本最好,大页铜版彩页精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3-18 04:53



   沈从文的这本书是很不错的服饰史,据说有些地方可能有些小错误,但是无伤大雅。作为概念性的读物应该是很好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11:29
回复  旧王孙


    我一般看纸书,水果啥的不感冒。


    纸书买太多,看的慢,郁闷至极。
柳成溪 发表于 2013-3-18 09:35


纸书有很多很麻烦的问题,开始不会觉得有什么,多了,人年纪大了,就会浮现出来。原来有外国老藏书家说过,书藏到最后,不是书的问题而是房子的问题,很多藏书者或者学者到了老年都会散书处理。

张中行对扬之水的一个经验之谈就相当有意义:

“三,聚,也许是一乐,最终还有散的问题,越多越不好处理。这最后一个理由,她正在盛年,自然不会想到。”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49227/

其实想起来,还是觉得钱钟书有先见之明,也许早就预料到这些麻烦事,家里根本就不置书,这位老先生很多方面都很机灵的,对某党也很有先见之明,早就看透了,从反 右开始,那么多人纷纷落网,他们一家知道沉默不说话就是不上当,没 整 人也没被怎么整,佩服佩服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11:32
这个真美~第一个是琵琶么?唐代的琵琶似乎是横弹的……不过这方面我也不懂。前段时间去大都会艺术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8 11:09


是琵琶,做成这样的琵琶,很大程度上也就只有装饰意义了,哪怕属于日本皇室。唐琵琶是横弹的,还要用拨子(很多是牙拨子),日本琵琶就是这样的,听说中国南音琵琶也是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11:35
沈从文的这本书是很不错的服饰史,据说有些地方可能有些小错误,但是无伤大雅。作为概念性的读物应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8 11:12


开山之作嘛,在所难免,细部完善有俟来者,有丰碑意义。被后头学人引用还是很多的,孙机的文章也有引他的,用他的资料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8 11:37
回复 63# 旧王孙


    表示拍桌子,说的太对了。



   以前上学手头紧,只能看图书馆的,暑假回家前创造过一天一本的记录(当然闲书居多)。

   现在上班,钱自己说了算,结果一年花掉一万块,已经没有地方放了!


   现在开始想散书的问题了,但是好书又舍不得,纠结。


   电子书也不是办法:一是失真;二是电子仪器这东西不一定稳定,机器死亡和软件淘汰都是问题,我又纠结!

   肿么办?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8 11:42
跟人比起來馬好像是小號了一點
王小天 发表于 2013-3-18 07:58



   哈哈,这样一说还真是有点~ 这两匹马应该会有个好听的名字……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3-3-18 11:43
开山之作嘛,在所难免,细部完善有俟来者,有丰碑意义。被后头学人引用还是很多的,孙机的文章也有引他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3-3-18 11:35



   正是如此~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11:47
回复 66# 柳成溪

真用心制作的电子书其实效果胜过纸书,关键现在那些垃圾制作的电子书太多了,所以给人恶劣印象。而且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普及的,就像键盘最终在主流领域替代手书写一样,在阅读方式上也是这么个趋势。其实实体书要收可以收那些精装精印并且具版本价值的(如首版首刷),实体书最终在未来的定位将会如钢笔一样,奢侈品,而获取信息的方式将会转移到数码手段上来。

另外也环保一点,古人所说灾梨祸枣,比起来,那所有的实体书比起数码来说都可说是灾梨祸枣。

电子书比较起来,确实是把人解 放出来了,轻松许多。

我蛮喜欢中国的《走进新时代》这首歌,而且,它是江爷爷时代的歌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8 11:57
回复 69# 旧王孙


    嗯,思考下。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喜欢苹果,可能是中国人付与其价值太低俗的缘故;就像喝速溶咖啡的嘲笑喝手工铁观音的,给带了个不时髦的帽子。


    张也的声音很甜美,我也喜欢;貌似此人不张扬,未见过什么捕风捉影及负面新闻。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3-3-18 12:06
回复  旧王孙


    嗯,思考下。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喜欢苹果,可能是中国人付与其价值太低俗 ...
柳成溪 发表于 2013-3-18 11:57


张也曾经躺枪过。罪过罪过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 ... hlight=%D5%C5%D2%B2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 ... mp;highlight=%D7%E6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8 12:48
回复 71# 旧王孙


    带坏人。
作者: 王小天    时间: 2013-3-18 19:21
哈哈,这样一说还真是有点~ 这两匹马应该会有个好听的名字……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3-3-18 11:42



    迷你馬很小.蒙古馬就差不多這樣大小但是頭大脖子短腿更短.常見的歐洲馬或阿拉伯馬就大很多
作者: aragorny    时间: 2013-3-18 20:26
回复 70# 柳成溪

如果文字看的多,不是很关注图片的话,可以考虑kindle的,阅读效果很不错。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8 20:51
回复  柳成溪

如果文字看的多,不是很关注图片的话,可以考虑kindle的,阅读效果很不错。
aragorny 发表于 2013-3-18 20:26



  谢谢。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8 20:52
迷你馬很小.蒙古馬就差不多這樣大小但是頭大脖子短腿更短.常見的歐洲馬或阿拉伯馬就大很多
王小天 发表于 2013-3-18 19:21



   让我想起于谦的小矮马。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3-3-18 21:36
回复 33# 柳成溪


   其实是群·······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3-3-18 21:45
回复 23# Champollion


    这你得问皇太极·····规矩是他定的···似乎是为了避免明朝的悲剧······其中几项隐约记得到了12点出了皇后任何临幸的妃子都不能留在龙榻,清朝的妃子是不看长相的···所以没几个漂亮的,满人妇女是不允许裹小脚的。还有清朝的满洲女子是放养的因此很多有男子气息,尤其到了清后期性别基本颠倒了····· 难道这就是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作者: 柳成溪    时间: 2013-3-18 21:50
回复 78# xiaozuei00


   难道是唯一不爱漂亮女人的朝代?
   清宫剧又一大硬伤。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3-3-18 21:52
回复 18# 柳成溪


    实际上不香艳,看过日本爱情动作片拍摄的话你就明白了···基本就是这样····并且皇后在皇帝与妃子关键时刻有训诫和指导妃子的义务····所以你懂的····
作者: xiaozuei00    时间: 2013-3-18 21:58
回复 79# 柳成溪


    明朝灭亡的原因皇太极总结了几条经验·····你可以看一下···其中有一条就是好美色,因此他下令后宫选妃不一相貌论········好像满人入关其中有一条就是皇太极没取到漂亮老婆···· 反正明末详单的乱···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penmuseu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