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的合约无效 [打印本页]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9 23:12
标题: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的合约无效
本帖最后由 ralfes 于 2015-8-9 23:13 编辑

现在敏感词说超过36%的民间借贷直接无效,债务人不需履行任何义务,合约直接作废。在24%-36%之间的利率合约有效,但是不受司法保护,也就是如果债务人违约,不能申请强制执行。低于24%的利率受法律保护,债务人违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玩p2p的冲着高利率的朋友要注意啦。{:soso_e100:}

作者: haliluya_2007    时间: 2015-8-9 23:30
从效果上来说无效和不受保护有什么区别?
作者: great329    时间: 2015-8-9 23:47
高利贷一向是个难管理的东西,36%不算高,我都见过60%的。
作者: shmilyyyy    时间: 2015-8-10 00:01
本帖最后由 shmilyyyy 于 2015-8-10 00:08 编辑

楼主搞错了,分三段:24及以下没特殊情况当然保护;24-36无司法保护效力;36以上,只有超过部分不受保护,例如约定50,法院可保护24,剩余12法院不会强制执行帮债权人追,剩余14当然不保护,债务人如果付过可以要求返还。
作者: shmilyyyy    时间: 2015-8-10 00:01
本帖最后由 shmilyyyy 于 2015-8-10 00:10 编辑

楼主搞错了,分三段:24及以下没特殊情况当然保护;24-36无司法保护效力;36以上,只有超过部分不受保护,例如约定50,法院可保护24,剩余12法院不会强制执行帮债权人追,剩余14当然不保护,债务人如果付过可以要求返还。
作者: shmilyyyy    时间: 2015-8-10 00:06
haliluya_2007 发表于 2015-8-9 23:30
从效果上来说无效和不受保护有什么区别?

约定24以内,起诉,法院会支持
约定24-36,起诉,法院会支持24,另外12自己追
约定36及以上的,法院会支持24,另外12自己追,超过12的部分法院可以认定无效,如果债务人支付过36以上的利息,可以起诉要求返还

无效可要求债权人返还,不保护,自己追,债务人爱还不还。

作者: long37    时间: 2015-8-10 00:29
这个要规避有是有办法的。把利息写成本金就完了。就是计算起来更复杂一些。
作者: shmilyyyy    时间: 2015-8-10 01:05
long37 发表于 2015-8-10 00:29
这个要规避有是有办法的。把利息写成本金就完了。就是计算起来更复杂一些。

这只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法子,法官也不是吃素的,民间借贷案子见多了,就看他挑不挑毛病了。

方法总是能变通的,还有其他办法。但从现实角度说,周边接触到的,一年20%撑死了,金额几千万到几百万的都有,实业难做,投资实业也没20那么高
回报率
作者: long37    时间: 2015-8-10 01:12
shmilyyyy 发表于 2015-8-10 01:05
这只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法子,法官也不是吃素的,民间借贷案子见多了,就看他挑不挑毛病了。

方法总是 ...

这种官司就是摊摊平的,法官知道也没用。能那么高利息放贷的有不是啥好鸟。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5-8-10 01:23
p2p本来就是搞笑的。
作者: 毘沙門天    时间: 2015-8-10 01:36
這邊要吃官司的
民法
第 205 條                
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二十者,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無請求
權。
刑法
第 344 條                
乘他人急迫、輕率、無經驗或難以求助之處境,貸以金錢或其他物品,而
取得與原本顯不相當之重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
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重利,包括手續費、保管費、違約金及其他與借貸相關之費用。


作者: yangji    时间: 2015-8-10 09:13
p2p已经在开始管控
作者: TTCat    时间: 2015-8-10 12:23
毘沙門天 发表于 2015-8-10 01:36
這邊要吃官司的
民法
第 205 條                

情况有点不同,大陆这边银行和金融体系还相对落后(相信台湾过去也有过类似的阶段)。这里大企业,比如国企,央企和地方gov才有办法向银行借到钱的。一般的中小民营企业银行是不愿意借钱给它们的。而现实是,中小的制造业的资金周转很困难,比如京东,国美等电商的,货款要拖它们几个月到半年才支付的。而低端制造业的利润率本来就低,现金流很紧张,所以才不得不借高利贷。所以民营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要比国企央企高得多。而且税率优惠等政策基本上都向国企央企倾斜的,所以民营企业现在生存状况是很艰难的。所以之前gov才承认p2p的合法性。

作者: TTCat    时间: 2015-8-10 12:28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8-10 01:23
p2p本来就是搞笑的。

无论是否有p2p,民间高利贷都是现实存在的。因为银行都嫌贫爱富,中小民营企业很难向银行融资。而发行企业债也很困难,因为国内的债市流通性极差。规模也不大。而要上市融资么,大陆目前还是核准制,上市门槛比香港和纳斯达克高很多。纳斯达克净资产规模达到1500w usd就差不多可以上市了。所以,中小企业只能通过民间高利贷来短暂度过资金周转的难关了。

作者: wzzwzzz2    时间: 2015-8-10 13:28
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数据,我国现在制造业的平均利润才百分之十几来着,这么高的利率怕都回不了本啊。
作者: 只看不说    时间: 2015-8-10 16:28
长知识了。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10 23:05
haliluya_2007 发表于 2015-8-9 23:30
从效果上来说无效和不受保护有什么区别?

好像是说不受保护是指法院不会强制帮你追回来。而无效是指如果利息高于36%,债务人可以要求债权人补偿回息差,就是说以前高额借贷的人可以要求索回差额利息。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10 23:06
wzzwzzz2 发表于 2015-8-10 13:28
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数据,我国现在制造业的平均利润才百分之十几来着,这么高的利率怕都回不了本啊。

所以民营企业的高利贷都只是短期借贷,不会真的借一年的。通常是借1,2周到几个月而已。

作者: AK47_2025    时间: 2015-8-10 23:25
我们这边的做法是借一万只给你九千,然后写一万的欠条。依次类推,害了很多赌博的倾家荡产,抛弃妻子。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11 00:41
AK47_2025 发表于 2015-8-10 23:25
我们这边的做法是借一万只给你九千,然后写一万的欠条。依次类推,害了很多赌博的倾家荡产,抛弃妻子。

如果是赌徒的话倾家荡产是不应该怪放贷的钱庄的。因为风险是赌徒他们可以预见的。就如配资炒股的人跳楼,风险是他们早就预见到的。所以这个并不能说是别人害了他们,能害他们的一定是赌徒自己没能克服人性的弱点。其他的都只是外因。就如一个月光族的人无论银行是否为它办理信用卡其实并不会影响他们是否会成为月光族的结果。
高利贷不应该只是被谴责的,因为确实很多中小民营企业需要高利贷,因为如果风险高,所以支付昂贵的利息也是正常的,否则就没人愿意借钱给那些民营企业,它们也就要破产了。而且和上面的观点一样,这种高昂的成本也是他们所预见到的。是一个公平的交易。

作者: long37    时间: 2015-8-11 01:28
wzzwzzz2 发表于 2015-8-10 13:28
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数据,我国现在制造业的平均利润才百分之十几来着,这么高的利率怕都回不了本啊。

制造业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周转率,周转的快还是赚钱的。卖不动么那是要亏死。
作者: butterfly    时间: 2015-8-11 04:38
ralfes 发表于 2015-8-11 00:41
如果是赌徒的话倾家荡产是不应该怪放贷的钱庄的。因为风险是赌徒他们可以预见的。就如配资炒股的人跳楼, ...

正解
造成高利贷的是银行
和三桶油一样,垄断行业
猪头当行长都能赚钱


作者: butterfly    时间: 2015-8-11 04:40
long37 发表于 2015-8-11 01:28
制造业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周转率,周转的快还是赚钱的。卖不动么那是要亏死。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
但是偏偏又是难度最大的
暴利的军工等等行业又都被垄断
最后盈利和经融和地产又很难相提并论

作者: rainydayz    时间: 2015-8-11 06:05
敢放高利贷的根本都是无视法律的吧……
敢借高利贷的,也不会考虑用法律武器对付他们吧
毕竟身之发肤,受之父母,弄个残肢断臂的就没意思了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11 22:43
rainydayz 发表于 2015-8-11 06:05
敢放高利贷的根本都是无视法律的吧……
敢借高利贷的,也不会考虑用法律武器对付他们吧
毕竟身之发肤,受 ...

高利贷不是魔鬼。现实中大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短期都需要依靠高利贷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比如常见的低端制造业,下一家往往需要拖1,2个月的货款。这个时候工厂不能停止生产,那要进货怎么办,只能短时间借钱解决周转问题咯。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8-12 22:24
p2p是个好东西啊,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
有个高手说,只有互联网金融,才可以拯救空心化的实体经济
所以你看到国 家一直在鼓励它发展
之前一直不肯集资,现在却是只要不是纯骗的,随你怎么玩
就像猫猫说的,互联网加金融,让资金在全国自由配对,解决了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尤其是渗透到一些金融不发达的小城市的时候,甚至还拉低了当地民间借贷的价格
长沙的车贷都七分,更别说一些小城市了
所以,微贷做起来让很多担保公司很愤怒
投资p2p还可以顺藤摸瓜,去参与平台老板的生意
最近深圳车贷市场很不错
原因是限牌后,车辆变现难了,而且现在银行和担保公司没钱
所以一般五分起
所以准备跟一个平台老板合作,车证都压在自己手里再投资
老板还有二手车生意,也是火得不行,对接这种生意更暴利
有兴趣的笔友欢迎联系我,有钱一起赚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8-12 22:30
关于高利贷,只要资金小,期限短有什么咯
银行信用卡就是高利贷
分期还款的时候,最后一期的利率是两百多/年
但是金额小一般人都能承受
如果逾期了,月息一分五还利滚利
民间的高利法院没办法的
一般是把息砍掉,这个很难举证
见过最夸张的月息四毛头息砍掉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12 22:55
本帖最后由 ralfes 于 2015-8-12 22:58 编辑
pidan 发表于 2015-8-12 22:30
关于高利贷,只要资金小,期限短有什么咯
银行信用卡就是高利贷
分期还款的时候,最后一期的利率是两百多 ...

信用卡日息万分之五,按月复利,年化18%左右,不算高利贷(一般指20%年化以上的,比如现在基准贷款利率5%多一点,按规则应该是高于基准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算高利贷)。
猫猫我对高利贷的态度是中性的,虽然我并不玩p2p,只是提示各位朋友可能要注意一下风险控制而已。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8-13 21:57
ralfes 发表于 2015-8-12 22:55
信用卡日息万分之五,按月复利,年化18%左右,不算高利贷(一般指20%年化以上的,比如现在基准贷款利率5% ...

在我看来,真的无所谓什么高利贷不高利贷的,有需求就有市场吧
信用卡逾期利息万五每天就是年十八,每月滚一次就是年二十了
这个没什么,关键是还有个滞纳金什么的是大头,我有一次算下来是月息六毛,但是还是那样说,金额不大,期限也不长就没什么
作者: pidan    时间: 2015-8-13 21:58
打错了,月息六分不是六毛
作者: 去年的樹    时间: 2015-8-13 22:26
了解了,多谢。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13 22:47
本帖最后由 ralfes 于 2015-8-13 23:15 编辑
pidan 发表于 2015-8-12 22:24
p2p是个好东西啊,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
有个高手说,只有互联网金融,才可以拯救空心化的实体经济
所以你 ...

其实银行不是没钱,是风控比较严。原因是银行是一个玩杠杆的金融机构(虽然基本上金融机构都变相地玩杠杆)。
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20%(这个名词应该大家都知道吧)。
那么10000的基础存款有20%睡央妈金库,然后剩下的80%可以放贷,也就是8000,那8000借给某公司怎么办呢?他们并不是取现出来的,而是继续睡银行的,哪怕是支付给其他人(比如电汇,只是银行上的一个数字增减而已,钱还是睡银行的),那么那8000又成为了银行的真实存款,它继续要存20%到央妈金库,然后剩下80%,就是6400可以放贷,然后那6400又实际上是睡银行的。。。如此类推,这是一个等比数列,所以,银行是一个玩十倍杠杆的机构。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万一中间有人要取现怎么办呢?这个时候银行就面临流动性压力了,假设它有坏账收不回来的话。实际上它们的风控一定有一个合理的压力测试的。这里有2个东西,一个是息差,就是央妈定的基础存款利率和基础贷款利率(或者贴现率,基础利率云云,那个别太纠结了)的息差可能是几个百分点,但是银行是玩十倍杠杆的行当,因此它的营收是不用愁的,所以它并不需要追求高放贷利率而借钱给小微企业。第二个是风险控制,因为它是玩十倍杠杆的行当,因此中间如果有坏账,它就要提高拨备了,这显然对它的影响很不利。因此,对于银行而言,追求资金的安全肯定是要优先于追求高息差。那么它们肯定选择优先贷款给国企央企那些信用好,有大量的资产可以抵押的企业,其次是购房的人,以房子抵押的,再其次是敏感词,以郭嘉信用做担保的。然后,中小企业嘛,它们显然风险不适合银行。{:soso_e100:}
然后补充一下,因为银行是玩10倍杠杆的行当,所以我们看到央妈的加息降息或者调整准备金率要对银行体系,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那么大,因为真正的流动资金是个等比数列。这种级别的机构,是不是觉得他们的水平比一般的放贷的公司和机构的门槛要高很多?那些追求场外配置的小散,或者玩融资融券的中散,或者中小私募和银行的杠杆水平比起来弱爆了对不?所以,银行的钱是不能轻易流入证券市场的,投行和银行分业经营当初也是考虑风控。否则就太危险了。


补充内容 (2015-8-13 23:25):
金融市场的游戏不需要比谁的收益率高,要比谁活得长。基本上在金融市场上活了20,30年的人,我没看到一个不是富得漏油的。那种牛市中的股神,比如利弗莫尔,在熊市来临的时候最后吞枪自杀了。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13 23:09
butterfly 发表于 2015-8-11 04:38
正解
造成高利贷的是银行
和三桶油一样,垄断行业

大银行有他们的难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32#。除了垄断以外,大银行是最不能出问题的,虽然说存款保险云云,那是为中小银行准备的,大银行出问题,按历史经验,任何一个郭嘉都会天下大乱。如果像美林或者中行那种级别的大银行要破产,10个存款保险公司都救不了。可以参考罗斯福上位之前的美国银行停止营业(它可是100%的私人银行哦),或者现在的希腊银行被质押给欧洲债权人以后限制取现的状况。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13 23:22
去年的樹 发表于 2015-8-13 22:26
了解了,多谢。

不用谢,请吃饭就可以了{:soso_e112:}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5-8-13 23:56
ralfes 发表于 2015-8-13 23:09
大银行有他们的难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32#。除了垄断以外,大银行是最不能出问题的,虽然说存款保险云 ...

所以银行从本质上来说不做有风险的事情,贷款出去一定是有更多的抵押物的,理论上来说,正常贷款,赚正常贷款的钱。坏账了,那就没收抵押物,赚更多的钱,是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是。所以银行盈利应该是有保障的。
而没有抵押物,光是靠概念的东西也就只能靠风投了,全世界都拿不到多少银行贷款。

作者: 去年的樹    时间: 2015-8-14 00:17
ralfes 发表于 2015-8-13 23:22
不用谢,请吃饭就可以了

从前辈这里真的学到不少东西呢。那个,开水煮馍可以么……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14 01:37
本帖最后由 ralfes 于 2015-8-14 01:40 编辑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8-13 23:56
所以银行从本质上来说不做有风险的事情,贷款出去一定是有更多的抵押物的,理论上来说,正常贷款,赚正常 ...

对的,不过其实风险一定是存在的,银行只是选择低风险的业务,每一环赚取自己有能力有把握赚取的几个点的息差,然后通过杠杆来放大收益。虽然抵押物价值比借贷的钱高,但是银行还是承受了流动性风险,比如抵押的房子,当房市暴跌的时候,银行要拍卖房子就倒霉了(按照规定银行的质押物只能拍卖,或者卖出,比如股票,不能自己持有头寸的)。所以遇到金融危机的时候,银行也要倒霉的。比如08年的金融海啸,或者之前的希腊债务危机,汇丰银行(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英国的最大的银行之一)就要暴跌了。其实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资产贬值了,或者资产陷入流动性风险。因为当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变现时候形成的冲击动能是很可怕的。基于此,银行的水平的体现在于风控,在这个基础上,才比较收益率(比如息差大小)。
而一般的广大小散的喜好是投机博傻(潜台词是认为自己比市场的平均水平高),过度使用杠杆,而不是先提高胜率再使用杠杆,而是幻想一夜暴富,最终被市场吞没了,这种人猫猫我见过很多。输的是人性。

作者: butterfly    时间: 2015-8-14 03:00
ralfes 发表于 2015-8-13 23:09
大银行有他们的难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32#。除了垄断以外,大银行是最不能出问题的,虽然说存款保险云 ...

大银行应该稳,每个人都有这个需要。

但是应该允许有合法的的机构去服务那些大银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业务,消化掉这个市场。

具体有钱人觉得存钱贬值不如投资,让有钱人破产去好了,把民生保障好就不怕金融风暴和什么泡沫,中国经济总量大,更是什么都不怕,逼近最坏的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没有合法的市场自然造就黑市,把参与者都置于违法的处境中

虽然当然一切都在变好,但是这个问题都多少年了,也是只是变好的多快大家都会觉得慢,市场不等人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5-8-14 08:27
butterfly 发表于 2015-8-14 03:00
大银行应该稳,每个人都有这个需要。

但是应该允许有合法的的机构去服务那些大银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业 ...

我的意思是,大银行真的出问题的时候,存款保险是没用的,存款保险的公司照样会破产,小户也是保护不了的。存款保险只能应对小银行,他们没有大银行那么多营业店,也没那么多存款,所以只能追求相对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它们破产了存款保险可以救小的储户。问题是,大银行是不行的。因为银行有杠杆,所以当一旦发生大规模的不良的时候一定是恐慌性的挤兑,这个时候一定会引发雪崩式的骨牌效应。这个时候就不是说只亏了大户的问题了。而且劫富救贫在目前环境是不现实的。在国外也一样,银行家都是嫌贫爱富的。要风险收益的,投概率,然后追求高回报的,就如猫版说的,有vc,或者纳斯达克。

作者: 王小天    时间: 2015-8-14 10:32
正常管道能及時借到融資金額的的話沒人會走地下金融的.借高利貸一般是企業救急週轉用.借個幾天其實36趴的還不算高.1000萬的36趴在除以365天平均每天不到一萬.融資3-5天還算ok.但是救急不救窮.通常出問題的都不是正常企業週轉用的融資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penmuseu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