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关于巴赫《戈德堡变奏曲》 [打印本页]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09-6-14 15:37
标题: 关于巴赫《戈德堡变奏曲》
巴赫《戈德堡变奏曲》(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有羽管键琴与现代钢琴的演奏版本
两种乐器表现的味道都不同,个人偏爱羽管键琴的古典味。
论坛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说,那种乐器更能表现出《戈德堡变奏曲》的神韵?
[ 本帖最后由 skytsui 于 2009-6-14 15:41 编辑 ]
作者: wsnyyy 时间: 2009-6-14 16:32
习惯钢琴版的,大键琴感觉没琴腔声; 表现应该是大键琴更接近作者原意。最喜欢古尔德的,虽然可能他弹的最不巴赫。
作者: Zauberflote 时间: 2009-6-14 18:03
我更喜欢平均律,据说Tureck的不错。
哥德堡我也比较喜欢Gould的。
Harpsichord我听过Leonhardt和Landowska的,后一个太久远了,效果不太好。
总体来说,我认为能否体现原意与乐器关系不大(输入法太差,没中文所以用英文)
作者: 哥本哈根精神 时间: 2009-6-14 19:41
还是最喜欢羽管键琴的,leonhardt,ross,karl richter都很喜欢.我觉得leonhardt弹得最是有板有眼.
作者: 马桶盖 时间: 2009-6-14 21:01
恩,我也喜欢古尔德的。特别是1955、1981两个版本一对比,很有意思啊。更喜欢1981的。
作者: 昊昊荡荡 时间: 2009-6-15 00:21
我常听的版本是图克雷版的,一个在演绎巴赫方面不错的女演奏家
哥德堡我不大听得出味道来。。。呵呵
作者: 昊昊荡荡 时间: 2009-6-15 00:24
个人觉得巴赫的弦乐要强于钢琴不少
巴赫在表现钢琴方面逊于他的弦乐很多(不排除是我听不懂的原因。。。)呵呵
钢琴造诣还是莫扎特,贝多芬要高出一些
作者: wog 时间: 2009-6-15 07:11
主要是巴赫那个年代钢琴的技术限制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6-15 09:14
图老太的
巴伦博伊姆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也是一个超好的版本。还有些妖怪版本,比如麦司机搞得弦乐重奏,也是相当好玩。
我曾经想过一个月练习一段变奏,3年就能把这本谱子啃下来,可惜啊,永远没有这个毅力。我把谱子给我老师,他倒是一个多月练了10多个变奏,唉。。。。郁闷。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6-15 10:35
其实巴伦的那套贝多芬奏鸣曲堪称极品了。至少是我超爱的风格。
作者: 孤峰 时间: 2009-6-15 12:08
妖怪版的有好多 比如猫提到的弦乐三重奏版 除此还有管乐五重奏版 管风琴版 甚至还有竖琴版
总的来说 还是觉得大键琴的声音舒服 喜欢莱昂哈特的版本 因为这是我听的第一个哥德堡 以后的版本都不自觉地拿它做标准来对比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作者: dichotomy 时间: 2009-6-15 12:33
GV我听过的第一个版本就是1981年那版,后来听过的其他版本都不太喜欢,先入为主了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09-6-15 14:32
今天找了這個版本的聽聽
作者: 图展5182 时间: 2009-6-15 19:14
我喜欢古尔德的味道,爱屋及乌最近正好在听他的《英国组曲》:
[attach]142281[/attach]
[attach]142282[/attach]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09-6-15 20:11
《英国组曲》正在聽 hyperion 那張CD , hyperion品質很好,很喜歡
[ 本帖最后由 skytsui 于 2009-6-15 20:12 编辑 ]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6-15 23:27
终于毒发。。。。。
唉,一直避免去联系partita
看来还是今年下半年老老实实把partita no 6 全曲练出来,上录音算了。
这曲子,虽然死长,实在是太过分的好了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6-16 19:09
我很喜欢肯普夫的版本,虽然很少有人提起这个。
这个曲子也很喜欢钢琴三重奏的爵士版本。
作者: zmt 时间: 2009-6-18 22:44
gould的巴赫很有味道,他的各种bach作品乃是居家旅行必备
作者: 蓝色牧 时间: 2010-5-13 00:22
相对1955,我更喜欢古的1981,速度慢了,稳了,却依然不乏激情,巴伦的还没听过
经常听的还是大小无,世间最美音了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5-13 00:32
现在还是发现平均律更加有味道。
哥德堡,毕竟只是一套变奏曲。虽然作曲技术实在是太完美。但是,毕竟只是一套变奏曲。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0-5-14 19:01
现在还是发现平均律更加有味道。
哥德堡,毕竟只是一套变奏曲。虽然作曲技术实在是太完美。但是,毕竟只是 ...
韦伯猫 发表于 2010-5-13 00:32 ![](http://www.pen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更具沧桑感,很喜欢这种味道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5-14 19:09
其实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更具沧桑感,很喜欢这种味道
skytsui 发表于 2010-5-14 19:01 ![](http://www.pen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沧桑得有些过头了,不符合那个年代的调调,听多了,吃力。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0-5-14 19:45
本帖最后由 skytsui 于 2010-5-14 19:54 编辑
这个沧桑得有些过头了,不符合那个年代的调调,听多了,吃力。
韦伯猫 发表于 2010-5-14 19:09 ![](http://www.pen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沧桑听多了,好像人都老了许多。
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竟然像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儿的心境。那个味儿确实沧桑得很呢。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5-14 20:22
所以这套东西,不能经常听。还有就是无伴奏大提琴,也只能很偶尔的听。
这些曲目基本上是我的音乐会喜爱曲目。碰到音乐会,绝对喜爱。平时在家,基本上就不去碰了。
作者: dichotomy 时间: 2010-5-14 21:30
有一段时间,没事就喜欢听光头美国佬斯塔克拉的大无,平均律催眠效果好,听得人昏昏欲睡,特别是席夫之类,一张片子没放完,人就睡着了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5-15 10:21
我曾经用一盘1955年的古尔德哥德堡,让整车人听入睡。
后来我就信了,这东西是用来催眠的哈哈
作者: dichotomy 时间: 2010-5-15 11:10
跟风听平均律。
自从SONY发行了古尔德这个80CD大套装后,我的几十张白封面版基本就没机会拿出来听了。
[attach]218596[/attach]
作者: gallon 时间: 2010-5-15 11:13
管风琴版哥德堡催眠效果更佳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5-15 23:24
跟风听平均律。
自从SONY发行了古尔德这个80CD大套装后,我的几十张白封面版基本就没机会拿出来听了。
dichotomy 发表于 2010-5-15 11:10 ![](http://www.pen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套多少米?准备收一套。
作者: dichotomy 时间: 2010-5-16 12:47
这套多少米?准备收一套。
韦伯猫 发表于 2010-5-15 23:24 ![](http://www.pen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两、三年前,在广州海印LY店里买的。价格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不是1800就是1600。
这套纸盒装的音效不用怀疑,CD压片质量很好,片基厚实,内圈有IFPI码。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penmuseum.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