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一个为香港人而设的钢笔论坛,有点意思可以看看 [打印本页]

作者: boyapagoda    时间: 2010-4-1 10:16
标题: 一个为香港人而设的钢笔论坛,有点意思可以看看
提供一个链接:http://fountainpen.forums-free.com/topic-f34.html
作者: 何威利    时间: 2010-4-1 10:46
我对香港人莫名其妙的高傲表示不解
作者: 郦山之巅    时间: 2010-4-1 10:59
都是商家 没啥意思 不要去看了 这是在骗点击率
作者: 剪子    时间: 2010-4-1 11:02
这是钢笔论坛,还是文具店论坛啊
作者: 郦山之巅    时间: 2010-4-1 11:03
没有任何钢笔的帖子 只有店铺
作者: 敲钟人    时间: 2010-4-1 11:06
似乎只能起到提供商店地址的作用。对我们没什么用,似乎确实是为香港当地人设的。
作者: boyapagoda    时间: 2010-4-1 11:36
反正我本人是想下次去香港了,就近去看看
作者: nuno1    时间: 2010-4-1 11:56
看看去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10-4-1 14:08
本帖最后由 skytsui 于 2010-4-1 14:09 编辑

lz可知香港那里有日本白金钢笔卖?
作者: 洗心堂主    时间: 2010-4-1 15:54
本帖最后由 洗心堂主 于 2010-4-1 15:56 编辑

引用:關於本討論區之使用語言
由 老黃 » 週日 1月 11日, 2009年 10:07 am

在香港,最普遍的溝通語言當然是廣東話。惟廣東話的使用地域只限於廣東、廣東一帶。故如希望論壇能吸納國內、台灣之筆友,則需要使用語體文發文。

各位筆友,是希望此論壇只為港人服務,甚麼語言亦無相干,抑或是語體文以吸納其他地
Re: 關於本討論區之使用語言

老黃 » 週日 1月 11日, 2009年 11:01 pm

英文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啦,我主要也是希望可以令大家不會因語言問題而溝通不到

而英文是世界通行的語言,我想倒不會造成甚麼問題方的筆友呢?

Re: 關於本討論區之使用語言

ahbau » 週三 1月 14日, 2009年 3:54 am

我兩個都唔選擇。

竊以為討論區應廣開言路,吸納各方英豪。Speak English者用English出帖,操閩南話者用閩南話回覆,乃至廣東話或"煲冬瓜"都不要管。切忌"因言廢人",則天下歸心,旺場可期也。 26" src="http://67.227.181.206/smilies/fountainpen_27debb1822e8bcaec3e9dc006e3f7a96.gif">
作者: omy12    时间: 2010-4-1 16:08
进去看看,谢谢堂主
作者: louri    时间: 2010-4-1 18:36
大家说不好,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作者: capricorn29    时间: 2010-4-1 22:48
我在名笔馆买的163~那里就是比专卖便宜点~但是不如淘宝便宜~
作者: okmju    时间: 2010-4-1 23:15
我希望中国钢笔论坛能一统两岸三地。
作者: boyapagoda    时间: 2010-4-1 23:35
说的好,赞一个
作者: leemingdong    时间: 2010-4-4 18:53
中国钢笔论坛能统不统谁没关系,还是有竞争才有进步啊
作者: 春花野人    时间: 2010-4-4 18:57
这网站我这儿直接就打不开
作者: asp123    时间: 2010-7-7 02:06
居然要翻墙才能看
作者: 道林風    时间: 2010-7-7 08:02
居然要翻墙才能看
asp123 发表于 2010-7-7 02:06



    不会翻墙的路过----

    一直不会用代理。
作者: 古力    时间: 2010-7-7 09:45
没意思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9 11:36
回复 2# 何威利


    我对香港人的评价:有知识,没文化。虽然写繁体字,但鲜有写好的。
有一次我请几个香港人年轻人吃饭,车路过五四大街,我指着北大红楼给他们介绍:这就是著名的北大红楼,五四运动就发生在这儿。他们听后一脸的茫然。我问他们:你们不学历史呀?您猜他说什么:这和赚钱有关系吗?
   气得我改了主意,给他们带到北京饭店后身儿的同盛祥饭庄,对他们加强传统教育,一人给他们上了一大碗羊肉泡馍。这帮孙子看着大海碗更傻了,看着我西里呼噜吃完后,每人象征性的吃了几口,“晚宴”就算结束。
作者: gutiwen    时间: 2010-7-9 12:09
回复 21# 御林军


     
作者: alyven    时间: 2010-7-9 12:57
本帖最后由 alyven 于 2010-7-9 12:59 编辑

香港人有没有文化,这些问题总是存在着争议.但香港人使用中文很规范,因为学校罚,不像内地以同音字通假字等一路带过.因此,对于诸如统一之类字眼,首先在语言文字关,香港人就不能接受.
作者: 何威利    时间: 2010-7-9 20:06
规范不代表一切,欧美人说话鲜有完全符合语法规范的,但每个俚语背后的历史都不是能规范使用英语的中国人能理解的。
作者: 唐人    时间: 2010-7-9 23:16
殖民文化影响和印度等相似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0-7-10 09:15
看看就算了,没必要片面地说人家香港不好,真要找毛病,我们的毛病肯定更多。而这些内容不应该在这论坛谈论吧。
作者: luochuangd    时间: 2010-7-10 15:44
我的感觉,香港人普遍用圆珠笔,连中性笔,宝珠笔都极少用的。
来到论坛,看到说起步学写字的时候,用圆珠笔很容易搞得字写得不好看。
看来港人的汉字写得不好,跟普通用圆珠笔也许有关系哈~~
作者: juchom    时间: 2010-7-11 14:53
没趣的!没有什么交流!...闷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11 16:05
回复 26# ralfes


    我看出来了。
作者: 英雄100    时间: 2010-7-16 10:38
回复  何威利


    我对香港人的评价:有知识,没文化。虽然写繁体字,但鲜有写好的。
有一次我请几个 ...
御林军 发表于 2010-7-9 11:36



    羊肉泡万岁!
作者: m2a2    时间: 2010-7-18 03:05
大家都是中国人,各地的人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各自站在自己的高地上把其他人看扁了,对两岸三地的交流与发展都不利,更别说统一大业了。

鄙人生在香港,长于香港。香港人有其优缺点,同样国内人或台湾人都各有优缺点,只看了一个小小的论坛就觉得香港人不堪一提,对国家发展和统一都没有益处。何况大家接触的都只是一小撮香港人?

香港人不读历史,是有殖民地统治的历史因素,不是个人能改变的,更不能要求所有香港人短时间内对历史了解得一清二楚。再者,在其他地方你问北大红楼也不一定人人熟知。

若想论坛能发展壮大,对我们这些文化沙漠的人民也要包容一下。香港是文化沙漠,想买钢笔也不容易(至少我就没法找到一支白金3776),经济挂帅只向钱看,钢笔更是小众中的小众,就请各位多多包涵,理解万岁。毕竟离家百多年,回家也不是一时三刻就能跟家里十三亿人合得来。

若两岸三地的中国人都是各执己见,中国那有能再归统一之日?

香港学生只看重学科成绩,学校根本不注意字迹,要追赶成绩已没时间改善字迹,没人看重的事学生那会注意?这事也该能成为各位坛友的鉴戒,加强注意下一辈的教育。

香港人在这里是小撮中的小撮,也没什么好的贡献,但请各位前辈多多提点,不要把我们的不是放得那么大。

这楼确实看得我不太舒服,说了点废话,请各位海量汪涵。请多体谅我们先天后天的限制。谢谢!
作者: m2a2    时间: 2010-7-18 03:06
看看就算了,没必要片面地说人家香港不好,真要找毛病,我们的毛病肯定更多。而这些内容不应该在这论坛谈论 ...
ralfes 发表于 2010-7-10 09:15


谢谢!理解万岁!
作者: m2a2    时间: 2010-7-18 03:08
没趣的!没有什么交流!...闷
juchom 发表于 2010-7-11 14:53


确实,那个论坛好像都静了好一段日子。
但我也是从这论坛认识了这里和笔阁,对我来说,它也是功不可没。
作者: m2a2    时间: 2010-7-18 03:09
lz可知香港那里有日本白金钢笔卖?
skytsui 发表于 2010-4-1 14:08


难找,我找了中环附近的笔店都没有,最后还是在淘宝买了一支3776。
作者: m2a2    时间: 2010-7-18 03:12
居然要翻墙才能看
asp123 发表于 2010-7-7 02:06


要翻墙不是论坛的错,要说错,只能说它找了一个在墙外的免费空间。
作者: m2a2    时间: 2010-7-18 03:15
其实楼主只拷了笔店那一栏的连结,当然就只见到笔店了。
应该是这个地址才对的:http://fountainpen.forums-free.com/
感觉跟笔阁的分类有点类似,不过可惜的是静了太久。鄙人去年5月24日发的帖还是一个分页的最新帖子。
作者: yauyaursk    时间: 2010-7-18 23:15
白金3776, 我在白1金的櫃看過
不過好像只此一支
作者: yauyaursk    时间: 2010-7-18 23:15
本帖最后由 yauyaursk 于 2010-7-18 23:17 编辑

發重覆了, 就多說一句, 百貨應百客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19 11:13
回复 31# m2a2


    香港人有一个优点,做事认真。
作者: redmarble    时间: 2010-7-19 16:09
回复 21# 御林军
让仁兄因为几个年轻人对香港人有这样的印象,真是遗憾!
我也是香港人,生于斯,长于斯,对五四运动,还真的是认识不深,不过原来北京羊肉泡馍就是中国传统,那真是长见识了。我总以为虾饺烧买才是传统国粹呢。
作者: redmarble    时间: 2010-7-19 16:11
回复 35# m2a2

我在广东,刚刚去了,不用翻墙。
作者: redmarble    时间: 2010-7-19 16:13
回复 23# alyven
香港人使用中文很規範,還是第一次看到。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19 17:10
回复 40# redmarble


    羊肉泡馍是西北传统吃食,不是北京的。但历史比 整个香港 长多了。
    回归十多年了,多了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饮食文化,你会发现还会长很多见识。向毛~保证。
    祝进步!
作者: Get    时间: 2010-7-19 21:08
貌似香港美食天堂的名称有了很久,但羊肉泡馍。。。跟美食沾边?
作者: redmarble    时间: 2010-7-20 10:52
回复 43# 御林军


  原来你以为虾饺烧买是香港传统食物,可能你也要温习一下历史了。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0-7-20 11:16
那论坛真好玩  最后一个评论是今年4月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0 13:54
回复 45# redmarble


    你是香港人吗?香港人起码思维清晰,你逻辑有点混乱,看来除了历史你要学的东西还真多。
作者: redmarble    时间: 2010-7-20 20:39
回复 47# 御林军

共勉之

p.s.御林軍是否Coldstream Guard?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1 08:25
本帖最后由 御林军 于 2010-7-21 08:37 编辑

回复 48# redmarble


    我这不是香港,不要跟我放英语,0K?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1 08:46
怎么说着说着,有点地域矛盾的味道在这了?

香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本身受限于地域跟历史因素,传承下来的并不多,但起码香港对保留文化方面,是会用心去做,而且是让文化继续存活,而不像国内大部分地方,嘴上挂着文化古城,实际上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文物古迹能拆就拆,大楼盖了又盖,想让他们掏钱出来做文化的保护及传承难比登天。

香港有其独特的文化,不能因为该文化有别于“中国传统”而无视。“北大红楼”跟文化又有什么的相关?当时发生的时候,香港处于个怎样的情况?有没有文化,居然是用知道不知道北大红楼去判断?来自“美食天堂”之称的香港,不喜欢吃羊肉泡馍又咋了,还传统教育呢……
作者: 篆隶真行草    时间: 2010-7-21 09:04
呵呵,我倒一直觉得香港有不少南方尤其是两广一带的民俗文化保留得挺好的,虽然有点迷信的成分,但是毕竟也是一种传统。至于吃的方面,没必要去议论什么,中国东南西北各地口味差异很大,吃不惯对方的饮食也是很正常的。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1 09:13
回复 50# Get

我并不想在这探讨北大红楼、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我想表达的是一个当代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五四运动,他本人的文化是有缺陷的。
建议你和咱们那位香港同胞一起提高一下理解力,

至于什么“美食天堂”,更是扯淡。口味和地域有关。以我北方人的口味,那边的饮食就那么回事,淡。
就跟他们吃不惯羊肉泡馍一样。

羊肉泡馍和鱼翅捞饭本质上没有高低贵贱。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1 09:22
本帖最后由 Get 于 2010-7-21 09:46 编辑

回复 52# 御林军


俺的理解力实在有问题……所以只能在学院里混了。。。没文化嘛

如果俺说,“不知道1+1=2的证明方式的,那他的文化/学识就是有缺陷的”……不知道会有咋样的效果
作者: 胖小孩    时间: 2010-7-21 10:09
大家都是中国人,各地的人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各自站在自己的高地上把其他人看扁了,对两岸三地的 ...
m2a2 发表于 2010-7-18 03:05


现在的笔坛很难看到兄这么认真温和客观的回贴了。唉~ 对m2a2兄的宽容也表达一下个人的敬意。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1 10:47
回复 53# Get

在学院混应治学严谨,最起码把别人的意见看明白再发言。

哥德巴赫猜想 和 五四运动 对中国的影响在一个层面上吗!

好好在学院混吧,你很有成为专家的潜质。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1 10:50
本帖最后由 Get 于 2010-7-21 10:53 编辑

回复 55# 御林军


    拜托……1+1=2跟歌德巴赫猜想根本不沾边。。。无语。。。牛人啊!!

    我说的就是自然数1+自然数1=自然数2……

    近代历史跟文化是怎么个牛x关系,我是真不知道了。

     在人类历史或者就中国历史上,1+1=2的意义原比54要大得多吧,文化人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1 10:53
回复 56# Get

还真高看你了。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1 10:59
回复 57# 御林军


    我还真小看你了,1+1=2都扯到歌德巴赫去了。想必歌德巴赫能含笑九泉了……嗯嗯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1 12:20
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时,提出了: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二个素数之和。例如,6=3+3。又如,24=11+13等等。有人对一个一个的偶数都进行了这样的验算,一直验算到了三亿三千万之数,都表明这是对的。但是更大的数目,更大更大的数目呢?猜想起来也该是对的。猜想应当证明。要证明它却很难很难。  整个十八世纪没有人能证明它。
  整个十九世纪也没有能证明它。
  到了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问题才开始有了点儿进展。
  很早以前,人们就想证明,每一个大偶数是二个“素因子不太多的”数之和。他们想这样子来设置包围圈,想由此来逐步、逐步证明哥德巴赫这个命题一个素数加一个素数(1+1)是正确的。
  一九二○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法(这是研究数论的一种方法)证明了:每一个大偶数是二个“素因子都不超九个的”数之和。布朗证明了:九个素因子之积加九个素因子之积,(9+9),是正确的。这是用了筛法取得的成果。但这样的包围圈还很大,要逐步缩小之。果然,包围圈逐步地缩小了。
  一九二四年,数学家拉德马哈尔证明了(7+7);一九三二年,数学家爱斯斯尔曼证明了(6+6);一九三八年,数学家布赫斯塔勃证明了(5+5);一九四○年,他又证明了(4+4)。一九五六年,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3+3)。一九五八年,我国数学家王元又证明了(2+3)。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接近于(1+1)了。但是,以上所有证明都有一个弱点,就是其中的二个数没有一个是可以肯定为素数的。
  早在一九四八年,匈牙利数学家兰恩易另外设置了一个包围圈。开辟了另一战场,想来证明: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和一个“素因子都不超过六个的”数之和。他果然证明了(1+6)。  但是,以后又是十年没有进展。
  一九六二年,我国数学家、山东大学讲师潘承洞证明了(1+5),前进了一步;同年,王元、潘承洞又证明了(1+4)。一九六五年,布赫斯塔勃、维诺格拉多夫和数学家庞皮艾黎都证明了(1+3)。
一九六六年五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哥德巴赫猜想》—徐迟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1 12:24
本帖最后由 Get 于 2010-7-21 12:26 编辑

回复 59# 御林军


    文化人,歌德巴赫猜想说的是"1+1",我说的是"1+1=2".都说是数字1加数字1=数字2了,咋你理解力那么强悍,扯上歌德巴赫了呢?太有文化了!太有才了!!!

就是幼儿园学生都该会的"1+1=2",你会么?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1 12:33
你比哥德巴赫多个 2 。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1 13:26
回复 61# 御林军


    实在搞不懂,早就注明不是歌德巴赫猜想,还一个劲儿的去百度还是狗狗一堆文字复制粘贴,实在是太有才了...

   看来,有文化的人,真的不是一般人多能理解的啊,理解力特恐怖
作者: amcw7777    时间: 2010-7-21 13:58
牛津博你又在这里出现了
作者: mber    时间: 2010-7-21 15:58
牛津博是什么?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1 16:31
本帖最后由 御林军 于 2010-7-21 16:38 编辑

回复 62# Get


    本来想就着2楼的话题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博大家一笑而已。

    没想到被你这样无趣的人又是文化吧,又是传承吧,又是地域吧 又是美食吧搞得很无聊。

    您是学院里混的专家,我躲您远远儿~的行吗。我怕您再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来。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1 23:31
回复 64# mber


    那是朋友对俺的一个x称,俺其实不是博士...
作者: 笔笔皆士    时间: 2010-7-21 23: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b59    时间: 2010-7-22 00:57
“御林军”是一个“名人”,被多个论坛封杀过,外号“周期短”,因为他这个人不善于为人,动辄把自己放到人类最低的一档。汶川地震时他幸灾乐祸,所谓理由竟是他瞧不起四川人。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2 06:28
本帖最后由 Get 于 2010-7-22 06:30 编辑

回复 67# 笔笔皆士


    1就是1,2就是2.不像某人总是睁眼说瞎话,满嘴谎言.

    我就是Balliol college出来的一个MMath罢了,没读博士.

    大师不是说要清算么?什么时候开始啊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2 07:22
回复 68# sb59


    原来是那么个牛人啊,真强大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2 08:27
本帖最后由 御林军 于 2010-7-22 08:54 编辑

回复 68# sb59


    还真有给自己起名叫 SB 的,真是人如其名。

    本人工作忙,精力有限,只上这一个论坛,从来没在别的论坛用过“御林军”。

     你这SB从哪知道的,造谣也得有点影吧。如果你对你说的话能拿出证据,本人将永远退出此论坛。

   
    你用行动证明了 : 你对别人的人身攻击恰好用在你身上正合适。


    人言: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为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者为不孝。我以为 汶川地震不落泪者就不是真正的中国人。

    汶川地震,我深为遇难的四川同胞感到悲痛,数度落泪,并捐款2000元(惭愧,收入低),交特殊党费2000元。

    本人很喜欢四川,对四川人也充满好感。
作者: 郦山之巅    时间: 2010-7-22 09:38
正如36楼所言 地址应该是http://fountainpen.forums-free.com/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7-22 11: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2 12:46
回复 70# Get


    SB的话你也信,看来你们有一拼。

     x称?
作者: qw007    时间: 2010-7-22 13:56
回复  Get


    SB的话你也信,看来你们有一拼。

     x称?
御林军 发表于 2010-7-22 12:46


应该是
    X=戏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2 15:20
说实在,看其他人的回复也能看出,这文化人是多么的有文化了...汗啊
作者: lonlycat0    时间: 2010-7-22 16:30
呃……呵呵,这位“御林军”踢了铁板了,跟牛津的数学硕士叫板哥德巴赫猜想啊
作者: lonlycat0    时间: 2010-7-22 16:30
呃……呵呵,这位“御林军”踢了铁板了,跟牛津的数学硕士叫板哥德巴赫猜想啊
作者: lonlycat0    时间: 2010-7-22 16:31
回复 67# 笔笔皆士


    你这么说话,只能让人更加怀疑你的人品而已
作者: 笔笔皆士    时间: 2010-7-22 17: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2 17:45
宁和糊涂人打顿架,也不和 X称博士 说句话。我X。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2 17:54
回复 81# 御林军


    那是那是....毕竟俺跟你,文化水平实在差太远了嘛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2 18:01
本帖最后由 Get 于 2010-7-22 18:05 编辑

回复 80# 笔笔皆士
砸笔就是把一根不能用的笔给报废掉呗,卖家耍赖死口不认,难道我还留着那笔,去起到某人良心发现?又或是等某人找回人品么?

我是一开始就砸了不,关键是某人厚颜无耻的抵死不认,既然认都不认,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处理结果了.那么一根用都不能用的笔,不砸干嘛.说实在,我是认了,放弃...毕竟我实在不寄望于一个那么个人,能找回良心或者人品,毕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要辨理确实不该砸笔,但如果一方根本就从来没有说理的念头,怎么辨理?又是说我买错笔芯,又是说我已经使用几个月的....而事实是啥呢?
一个连事实都不尊重而肆意污蔑的,跟它辨什么理?既然不能辨理,而其又不可能有人品,那笔,砸也就砸了.

另外,至于说什么玩得起玩不起的....你就别再搞笑了,行不.我钱是不多,但笔也不少.如果那笔多2个0,我还真可能砸不下手,玩不起....
你就省省吧,卖那2-5000块钱的笔吧....
作者: sheafferZHAO    时间: 2010-7-22 18:07
get吃亏了,一对二啊...
虽然那俩都算不上对手
作者: 笔笔皆士    时间: 2010-7-22 18: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7-22 18: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7-22 1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eafferZHAO    时间: 2010-7-22 18:21
你啊,真让人可怜,看看,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

别说2个月,我看2年这事照样发生,行了,什么 ...
笔笔皆士 发表于 2010-7-22 18:08



    等您清算
作者: 笔笔皆士    时间: 2010-7-22 18: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2 18:31
本帖最后由 御林军 于 2010-7-22 18:34 编辑

回复 84# sheafferZHAO


    欢迎黑哨登场。

    话说头里,我可他们的生意不沾边,别扯上我。

    再说X博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还有一个SB吗,加上你,仨了。
作者: 浮云中人    时间: 2010-7-22 18:54
回复  何威利


    我对香港人的评价:有知识,没文化。虽然写繁体字,但鲜有写好的。
有一次我请几个 ...
御林军 发表于 2010-7-9 11:36



    这样简单地说人家没文化,离开的100年,他们经历的不是我们一直在祖国怀抱的人能够理解的。我的家庭,曾祖父曾经长期在香港做苦工,两个外曾祖父在香港行过医,也养过猪,耕过田,他们干的都是辛苦的活,比留在国内辛苦得多。他们都没时间去搞什么文化或在知识,因为在那个别人统治的地方,养家糊口是第一要务。(我的曾祖父们都是上过正式学堂的的有些许墨水的,但是时代限制,没办法了)
作者: 浮云中人    时间: 2010-7-22 18:59
本帖最后由 浮云中人 于 2010-7-22 19:01 编辑

还有一点,香港人的勤劳,这是国内很难比的。这也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另外香港的文化是充满了殖民主义色彩的。我外婆是在香港长大的,80多岁的她依然能够很清楚很流畅的背出三字经,千字文这些经典,也经常能唱出26个英文字母相关的顺口溜。还有个有趣的地方,她能用粤语唱很多原本是国语的经典歌曲,特别是抗战时期的一些红色歌曲,这都是在香港期间学的。她在香港接受的5年教育,比大陆跟她同时代人水平不知高出多少。她看报纸看书,简体字也能认的八八九九,而且写的字还特别的端正,这是鄙人十分佩服的。
作者: sheafferZHAO    时间: 2010-7-22 18:59
回复  alyven
香港人使用中文很規範,還是第一次看到。
redmarble 发表于 2010-7-19 16:13

香港人的中文还是大陆高中老师跑去教的!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就是当年香港回归之前那段时间被派去香港教他们中文的!语文特级教师。。也是现复旦教授钱文忠的高中老师
作者: sheafferZHAO    时间: 2010-7-22 19:04
回复  sheafferZHAO


    欢迎黑哨登场。

    话说头里,我可他们的生意不沾边,别扯上我。

    ...
御林军 发表于 2010-7-22 18:31


我都叫120了,你咋还有心思在这里呢,你女儿的头都被你抽的别不过来了。。。
作者: 浮云中人    时间: 2010-7-22 19:09
很多人要说香港人的中文,呵呵。很多人肯定又会数他们跟普通话接不上轨。但是窃以为他们无需向大陆的普通话接上轨,因为他们说的跟广东人的一样都是远古祖宗留下来的语言,是保存最为纯粹的雅语。它不仅是一种地方语言,它还有一套完整的文法(很多古文字在现代普通话里找不到,但是在粤语里却一直都保留着),历史传统,还有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当中,细细品读古文,你会发现那些抑扬顿挫唯有粤语能读出那个韵味出来。

我普通话说得很差,但是我能听,至于粤语,是我这辈子永不会割舍的第一语言。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2 19:21
回复 85# 笔笔皆士


   事实本身就不复杂,就是那么一回事.来来去去还是那么几句话,问题是就是那么几句话,某人却是反驳,只能扯出越来越多不相关的东西,企图扯开话题.我的本质就是一个被无耻奸商忽悠的消费者,而奸商的本质就是个无耻之徒,也就是件那么简单的事情罢了.有些事情就是清晰明了,想扯开,想把水弄混,然后蒙混过去?少白痴了.....你别把其他人的智商想得跟你一般牛x吧.你跟那文化人的水平,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呐....

什么都是废话?唉.....说实在,如果一个人,连人格都没有了,不就成了个徒具人形的禽兽么?真是想不明白,为何会有那样的人存在.....
作者: Get    时间: 2010-7-22 19:24
回复 90# 御林军


    难怪会看到1+1=2就想到歌德巴赫去了,原来文化人对数字的理解是那么深刻....居然算成3了.....不知道小胖,财哥那些咋算了.....

    话说,文化人+唐僧,倒是够2了.....
作者: 笔笔皆士    时间: 2010-7-22 2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7-22 20: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御林军    时间: 2010-7-22 20:51
本帖最后由 御林军 于 2010-7-22 21:04 编辑

回复 97# Get


    拜托别把我牵进你们的破事里。   

    报告:你说的那个禽兽说你臭嘴。 告诉你一个偏方,咨询一下付笛声。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penmuseu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