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也是蔣經國的字 [打印本页]

作者: 毘沙門天    时间: 2011-2-19 19:39
标题: 也是蔣經國的字
今天在紀念館拍的,跟之前筆友貼的那張字跡有點不一樣
[attach]296213[/attach]
作者: 六弦之魂    时间: 2011-2-19 19:57
我总觉得国家领导人会有专门的书法老师和练习时间……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1-2-20 12:20
回复 2# 六弦之魂


    看看 .毛.宇.新. 同学的字
作者: 御风行    时间: 2011-2-21 10:39
这是写给谁的信?
作者: 鲁提辖    时间: 2011-2-21 11:17
据说经国先生在苏联混了几年,中文很不好了,后来被中正按在溪口饿补中文。
作者: 毘沙門天    时间: 2011-2-21 13:03
这是写给谁的信?
御风行 发表于 2011-2-21 10:39



    好像是823砲戰時寫給指揮官的,當時沒細看,只顧著看砲彈 還有大陸射過來的心理傳單
作者: 御风行    时间: 2011-2-21 14:00
回复 7# 毘沙門天


    不至于吧?好歹也是那个圈子里的正传“一把手”,岂有跟底下的战将称兄道弟的,难道真是他哥?
作者: koo    时间: 2011-2-21 14: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oo    时间: 2011-2-21 14: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御风行    时间: 2011-2-21 15:10
这是礼仪,共和国前的礼仪,与年龄,尊卑甚至辈分无关,当年陈独秀给自己的学生写信,抬头也是某某兄, ...
koo 发表于 2011-2-21 14:40



    那可是一介平民呀。虽是某党创始人和领袖,但这种作风不是终于被夺了位子还泼了污水吗!
作者: 毘沙門天    时间: 2011-2-21 18:42
那可是一介平民呀。虽是某党创始人和领袖,但这种作风不是终于被夺了位子还泼了污水吗!
御风行 发表于 2011-2-21 15:10


子路雖死仍要正衣冠,有時候文人再怎樣也不能失了斯文
作者: koo    时间: 2011-2-21 2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oo    时间: 2011-2-21 2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oolknow    时间: 2011-2-21 22:39
看着这种讨论,忍不住说上两句,免得老先生们在底下心存不安。
在信笺中称:XX兄。通常是用来称呼 晚辈、弟子、下级。
这是 尺牍   的惯用法。  是 约定俗成的。
有空者,不妨参看民国或之前出版的尺牍范例,如秋水轩尺牍、分类尺牍大全之类。
最经典的  鲁迅书信集  中  鲁迅 称许广平  为 广平兄。既不是鲁迅和许广平客气、讲礼仪,也不是鲁男女不分了。只是因为当时 许广平是他的学生。故如此称。这是当时的尺牍通用法而已。
作者: koo    时间: 2011-2-21 23: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oo    时间: 2011-2-21 23: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如良    时间: 2011-2-22 04:12
此种社交属于礼制五礼中的宾礼---“礼主于敬。又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尺牍行文恰恰是礼仪程式的 ...
koo 发表于 2011-2-21 23:19



    良受教了
作者: 御风行    时间: 2011-2-22 08:48
哦,这倒不是很清楚。难道皇帝老儿可以称刚中进士的后生为“兄”、父亲可以称儿子为“兄”?我就知道副局长叫局长“哥哥”,没见过局长管办事员叫“哥哥”的!仿佛像如此这般极端地称兄道弟是近代某些东方王国文人小圈子里的风气吧?
作者: sonicking    时间: 2011-2-24 18:06
回复 15# foolknow


   试问兄台,那晚辈管前辈书信之中应如何称呼?
作者: sj20    时间: 2011-2-24 19:52
嘴里叫哥哥
腰里捅刀子
作者: 郦山之巅    时间: 2011-2-24 20:13
选择性继承吧 这类虚伪的礼仪不要也罢
作者: foolknow    时间: 2011-2-26 22:38
礼仪乃是一种程式,尺牍行文称呼,就是讲究的抑己尊彼,如果是上下级师弟关系,抑己尊彼更有拉近双方距离的 ...
koo 发表于 2011-2-21 23:14



    不争论,只读书。
    想想读鲁迅书信集已是N年前的事,如今已很少读鲁迅的书了,却偶在这样的回帖后,突然想重读鲁迅的书了。
     看着先生面对一个称着自己dear teacher的女子,却总是一句“广平兄”,先生是在弘扬民族传统礼仪?还是在用这种方式客气地拉近彼此距离?读着先生的文字,总会有点这样那样的思绪。当年读鲁迅先生的书时,多少有些“为赋新诗强说愁”,大了,则有意无意地回避读先生的文字,如今却在灌水的时候又生出了读先生书的念头来,如今又当如何想。
作者: 樱木花道    时间: 2011-2-26 23:20
嘴里叫哥哥
腰里捅刀子
sj20 发表于 2011-2-24 19:52


侬哪能嘎粗鲁
作者: 9367    时间: 2011-3-3 17:37
回复 13# koo


“举陈独秀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陈独秀是一个牛逼烘烘傲气十足的人物,但书信往还仍讲礼仪,这就是民国风,上承传统,和现在的共和国气截然不同,现在的共和国文人哪怕再谦逊恐怕也忘了这些,因为文化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断根。”


陈独秀 有 牛逼烘烘傲气十足的资本。  兄恐怕没有说 陈独秀 牛逼烘烘傲气十足的资本吧。
好的传统礼仪应继承,谈不上民国风、共和风。
作者: koo    时间: 2011-3-3 1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penmuseu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