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6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入一套布鲁克纳全集 有一些问题想问问猫版和各位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2-11-1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布鲁克纳来说,老大师不说了,如果推荐一个全集,比较喜欢卡拉扬和柏林爱乐那套。新的录音,哈农库特的布很不错,他是现在在世我最喜欢的布鲁克纳指挥家了。
说说第九,5月份刚听过拉特指挥洛杉矶爱乐布九的现场,虽然出的CD是4乐章的,但是那天现场是三乐章的。拉特的布感觉始终不是其强项,拉特的特点在于丰富的色彩感和富于个性的乐句。所以他指挥的马勒,外表上都不错,但就布而言,很难有所发挥。说的更为宽泛一些,拉特的指挥特点用在正统德奥大师的作品上,不会有太大突破,也许勃拉姆斯是个例外。那天拉特的演奏,整个乐团的音色显得非常沙哑阴暗,拉特可能故意用这种音色开始一个逻辑起点,在第二乐章虽然非常戏剧化,但始终音色一如第一乐章,拉特把强音带来的听觉上的刺激打磨得很平,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如毫无棱角,异常浑厚的乐章。但在乐章末,变化出现了,音乐开始变亮了,弦乐的乐句也更佳富于感情化了,虽然有些乐句听上去很别扭,拉特的逻辑重音经常让我摸不着头脑,但能感觉到乐团整体的变化,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在三乐章末达到高潮。之后自然的过渡到了尾声,这个时候我才听懂了拉特了诠释,而我感觉拉特依然在用四乐章的方式去演奏第三乐章,收尾太快了,没有达到布式慢班中那极美的感觉和天堂的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11-1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布鲁克纳来说,老大师不说了,如果推荐一个全集,比较喜欢卡拉扬和柏林爱乐那套。新的录音,哈农库特的布很不错,他是现在在世我最喜欢的布鲁克纳指挥家了。
说说第九,5月份刚听过拉特指挥洛杉矶爱乐布九的现场,虽然出的CD是4乐章的,但是那天现场是三乐章的。拉特的布感觉始终不是其强项,拉特的特点在于丰富的色彩感和富于个性的乐句。所以他指挥的马勒,外表上都不错,但就布而言,很难有所发挥。说的更为宽泛一些,拉特的指挥特点用在正统德奥大师的作品上,不会有太大突破,也许勃拉姆斯是个例外。那天拉特的演奏,整个乐团的音色显得非常沙哑阴暗,拉特可能故意用这种音色开始一个逻辑起点,在第二乐章虽然非常戏剧化,但始终音色一如第一乐章,拉特把强音带来的听觉上的刺激打磨得很平,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如毫无棱角,异常浑厚的乐章。但在乐章末,变化出现了,音乐开始变亮了,弦乐的乐句也更佳富于感情化了,虽然有些乐句听上去很别扭,拉特的逻辑重音经常让我摸不着头脑,但能感觉到乐团整体的变化,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在三乐章末达到高潮。之后自然的过渡到了尾声,这个时候我才听懂了拉特了诠释,而我感觉拉特依然在用四乐章的方式去演奏第三乐章,收尾太快了,没有达到布式慢班中那极美的感觉和天堂的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2-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哥本哈根精神


   我2009年10月份听过拉特和BPO的现场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总体来说拉特的勃拉姆斯把勃拉姆斯浪漫派的一面展现到了极致。最富有新意的就是强弱对比和渐强渐弱的使用。拉特几乎把勃拉姆斯交响曲中每个乐句都富于了深厚的情感。他诠释勃拉姆斯的路数和他的同胞巴比萝莉很像。但巴比萝莉的勃交更加理性一点,兼顾到了勃交结构上的古典性。克纳和旺德是真正的布鲁克纳专家,旺德和BPO的4,5,7,8,9是此套作品中的顶级演绎。旺德在音响建筑上的能力很少有指挥家能与其媲美。整套演绎气宇和视野都及其开阔。
另外哈农库特的布交也非常不错。值得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2-7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哥本哈根精神


    维也纳爱乐在大部分情况下比柏林爱乐更保守,没有几个指挥家能让维也纳爱乐80%地按照他们的想法演绎。也许只有小克莱伯和伯恩斯坦。他们永远是按照自己的“维也纳音色”的几百年来诸多指挥大师赋予这个乐团的伟大传统来演奏的。我曾经在维也纳musikverien有幸听过维也纳爱乐的彩排,因为一个指挥家朋友的关系。当时是萨洛宁排练瓦格纳,印象最深的是在排到一个小节时,指挥和乐团对演奏有了不同看法。乐团依然按照他们的方式演奏。反复排练了好几次,后来听那个朋友说,萨洛宁当时有点生气,原话好像是问“你们为什么要渐弱,这段不应该弱下来?” 然后首席很牛的说“瓦格纳就是和我们这么排练的。”  萨洛宁当时无语,只能继续排练。
我最近一次听维也纳爱乐的现场是2011年3月听的是bychkov指挥马六。整场演出,乐团乐手几乎没看过指挥几眼。只盯着他们的谱子和首席乐手。那场马六完全不是bychkov的马勒风格。维也纳爱乐那场演出的演奏失误令人吃惊。印象最深的我记得当时数下来铜管,主要是圆号声部有13处错误,单簧管也有5,6次。和几年前听的扬松斯和VPO的勃一现场简直是天壤之别。但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很少有音乐会能达到百分之百完美,总归会有演奏失误,但这么多,我怀疑可能是乐手们旅途太劳顿了,或者是酒店没有安排满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1 11:35 , Processed in 0.119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