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oldsteelwat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么拯救钢笔的衰落?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12-28 11:1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9-12-28 11:40 | 只看该作者
不用拯救了。作为书写工具,钢笔一定没落。但作为文化,钢笔是有生命力的。否则论坛里不会有那么多的朋友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9-12-28 12:35 | 只看该作者
买好键盘吧,一只笔钱而已,平时用的比任何笔的频率都高。外设相对来说价格还是便宜的。

刚买了一把也就1500,就算键盘里顶尖好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9-12-28 12: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9-12-28 13:02 | 只看该作者
由它去……
自由的发展才美。进去干涉倒容易好心办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9-12-28 15:23 | 只看该作者
我倒认为,大可不必太担心。
LSSS…说到机械表,正是,电子表哗啦把它打下去,现如今呢,都知道要么不戴, ...
蔷薇 发表于 2009-12-28 02:34



    就是这个理。价值是会回归的。几年前带表的人少,有钱人多,好表也多了,现在结婚送表又流行起来。钢笔也是这样,有钱的人多了,讲究的人多,送作礼物会越来越多,也是慢慢流行开。但那些低端品牌会越来越不好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9-12-28 17:07 | 只看该作者
同意32楼蔷薇网友的观点,这是人性的一个轮回。钢笔不会衰落,就象今天仍有很多人去练毛字笔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9-12-28 17:22 | 只看该作者
买好键盘吧,一只笔钱而已,平时用的比任何笔的频率都高。外设相对来说价格还是便宜的。

刚买了一把也就 ...
matmat 发表于 2009-12-28 12:35



    你买的啥键盘啊?Cherry茶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8:34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何时有过?
韦伯猫 发表于 2009-12-28 00:44



    关于猫版回应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一直想向各位高手请教的。中国钢笔的灵魂究竟还存留多少?但看现在笔坛上玩的国笔,它们都是很好也很有内涵的物事,但是感觉近些年来国笔的生产,起码从品质上已经是越来越不如从前,大家玩的也多是老笔,英雄老去,幸福、永生也不知道是否还能有当年之勇,反倒有毕加索,公爵之类裹着外国旗的国笔四处招摇,当然我并非是指这类笔不好,只是觉得说到国笔,却挂着洋人的牌子,有些奇怪了。因为我其实也算是菜鸟一个,所以关于国笔问题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其实在大家共赏雅趣的笔坛发这么个帖子毕竟多少有点不合其所,但是看到这么多朋友的回复,我想钢笔一如机械表,只是表现为从大众书写工具的退出,而不能被认定为是衰落,毕竟还有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在使用,品鉴和支持着它,小子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9-12-28 19:0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在大家共赏雅趣的笔坛发这么个帖子毕竟多少有点不合其所,但是看到这么多朋友的回复,我想钢笔一如机械表,只是表现为从大众书写工具的退出,而不能被认定为是衰落,毕竟还有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在使用,品鉴和支持着它,小子受教了。
coldsteelwater 发表于 2009-12-28 18:34


哈哈,放心吧,钢笔不会消失的。作为主流工具来说,钢笔确实是衰落了,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主流工具中成为历史。这一点一定要承认,面对现实,也不必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哪怕有人仍旧使用钢笔使用毛笔,那也是玩玩而已,并且即使有人只用这个,那也不能让全社会再摒弃电脑普遍使用钢笔毛笔。

在主流工具中衰落甚至落幕并不代表彻底消失。比如,马作为主流交通工具在人类历史中够长的了吧,汽车一出现,从18世纪中期发明到20世纪初期福特普及汽车,不到200年的时间内就将马这种人类文明一千多年的主流交通工具彻底淘汰。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可以说,在主流交通工具中,不但是衰落,而是彻底的被淘汰,成为历史。但骑马并没有消失呀,还是有人在玩这个。

还有人在玩骑马,不能否认马作为主流交通工具彻底被淘汰的现实,并且,这种东西再也不可能恢复昔日荣光,重新成为主流工具。但是呢,在主流工具中衰落甚至退出历史舞台,也并不能说明在小众群体内不再存在呀。

放心好了,咱们玩咱们的,也承认这种东西再也恢复不了昔日风华,但是没什么大不了的,管它主流不主流,它是不会消失的,咱们也还是有得玩的。玩东西,就不要在乎它主流不主流。心态问题。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9-12-28 19:1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在大家共赏雅趣的笔坛发这么个帖子毕竟多少有点不合其所,但是看到这么多朋友的回复,我想钢笔一如机械表,只是表现为从大众书写工具的退出,而不能被认定为是衰落,毕竟还有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在使用,品鉴和支持着它,小子受教了。
coldsteelwater 发表于 2009-12-28 18:34


也是衰落,这点还是要承认。但小众玩物并不代表就没有乐趣,现在骑马,打猎,多好玩呀,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9-12-28 19:17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心态问题,难道就一定要主流工具,才能从中获得乐趣吗?换个角度看,我们在现在这个时代,多好呀,还多了那么多选择。原来只是玩玩钢笔,多枯燥呀。现在不仅有钢笔,还有那么多乐趣无穷的电子产品(真的是很好玩,而且是又方便又好玩),多有乐子呀,越多选择越好,哈哈,世界就是丰富多彩才有乐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9-12-28 22:53 | 只看该作者
王孫兄高見呀, 一下子就講到點子上了.

科技是不斷進步的. 沒有哪一項東西可以不被取代, 永遠都是主流. 但是相對於科技. 人是自由的, 自身喜好可以不被他人主導, 更不需要流俗於主流勢力. 街上都聽MP3, 您可以聽唱片. 人人都用手機照像, 您可以在家玩暗房. 這都是自己的喜好. 也是人的興趣及品味的展現.

被主流取代的東西, 不需再用一般商業的觀點去衡量, 因為它們已經轉成為一種嗜好性的消費品, 而不是必需品. 這種例子其實很多, 例如自行車….這時我們看待這些東西的角度就會改變. 不再只是追求便宜, 好讓大家都擁有.....因為大眾已經不再需要去擁有這種東西. 要便宜, 有太多太多更便宜, 更好用的代替品了. 一只機械錶作為時計, 永遠不可能比電波計時, 網路對時準. 何苦回頭去和人家爭取主流??? 打那種必然失敗的戰爭?

但是機械錶不死, 存活下來的反而是專注於讓這些東西的特色及個性趣味展現出來產品, 吸引大家的不是他們計時的方便性及準確性, 又或是價錢....而是精緻的工藝展現及代表的品味. 正是因為如此, 在晶片進入奈米時代的今天, 竟還有人花大錢去買真空管...... 鋼筆也是一樣, 今天的鋼筆, 主要的消費群是玩筆的人. 它們的賣點就是在筆桿的工藝, 書寫的個性, 設計的趣味等等.  產品如果作不出這些部門, 只強調廉價, 划算….則就算賣到比中性筆還便宜, 筆桿顏色比中性筆還多, 也不會有什麼大市場. 這也就是為何今日的大筆廠們, 除了一方面不斷在改進自己的產品書寫風格, 也不斷推出新色, 新主題, 新花樣, 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的鋼筆也許不如黃金時代賣的要多, 但是造型及取材千變萬化, 品質及造工都要比當年更好.

所以, 沒落商品其實不見得必死要成為Inferior Goods, 他們之中有很多也可以成為Luxury Goods. 如真空管, 如機械錶…精品的毛利高, 錢好賺, 但是操作難度比賣流行商品還高. 因為他們賣的不光是產品本身, 也包含了一種身份上的認同及展現. 當然, 也許在有些人的觀念中, 會認為那些東西不是真價值. 但是事實上, 在許多行銷學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 那些東西雖是intangible, 但是它們是確實存在的品質(quality), 也是主導消費決策的因素(factors). 如果今天我們還在以主流消費品的思唯來思考鋼筆, 只想以價格取勝. 造出來的商品也許一開始因為新鮮, 有人買單, 等新鮮感一過, 船過水無痕, 若沒有自家獨門不可取代的特色, 誰也不敢保證有人會再想買第二隻, 第三隻...若是真是如此, 那也就無以為繼了. 這就是沒落商品和時下最流行商品在操作上的需求不同.

所以, 鋼筆的没落只是從某一個角度來看的結論. 在事實上, 我認為鋼筆只是正在經歷一種角色上的轉換. 如前面提到的, 由日用品必需品轉換成為嗜好性的消費品. 這種潮流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擋又或是反轉, 所以我們也毋需去拯救它. 正如王孫兄說的, 它不會消失, 我們喜歡玩的有得玩就好. 也不用太認真去在意或想改變不使用鋼筆的人的生活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9-12-28 23: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09-12-28 23:09 编辑
王孫兄高見呀, 一下子就講到點子上了.

科技是不斷進步的. 沒有哪一項東西可以不被取代, 永遠都是主流. 但 ...
Bobocat_ 发表于 2009-12-28 22:53


Bobocat兄说得好!

其实就是工具和玩具的区别。

新的工具一经成熟,必然取代老工具,并使人类进入新的时代,这是不可逆的。玩具则不同,老玩具会有反复,人们厌倦了新玩具后,有可能会回头玩老玩具,成为某时潮流,这不奇怪。比如收音机水杯机械表等等,皆属此类。

工具是实用性的,讲究效率,成本,实用性,所以出现新工具后,潮流不可逆,人性趋懒,一旦适应了新工具的种种便利,是无论如何再不可能回头重操笨拙的老工具的。玩具则是趣味性,会有人类喜新厌旧的天性反复,偶尔发思古之幽情,回味一下古人作业的乐趣,但那已经属于把玩性质了,不是生产上的主流,偶一玩之可以,天天如此,会极度厌烦,还在竞争中趋于劣势,终究被淘汰掉。

工具是生存性的,是谋生和竞争;玩具是闲适性的,是身外长物。

当然,很多时候,过时的老工具在新的时代下会转化为玩具,所以不会消失,供人们怀旧摩挲把玩,但是,无论如何,决不会又逆历史潮流成为人们的主流生产工具。

比如,一旦铁器成熟,人类由青铜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无论如何,都不会再逆反回去把青铜期作为主要生产工具了。但青铜器也不会消失,在铁器时代成为了玩具,供人们品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9-12-28 23:09 | 只看该作者
王孙兄的长篇大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9-12-28 23:1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9-12-29 15:24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方式在改变  比如牛车已经基本不用了,但是要把钢笔作为玩物还是扭曲了他的价值。这东西不会像房子一样成为奢侈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9-12-29 19:46 | 只看该作者
无法拯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9-12-29 22:33 | 只看该作者
刚看到两篇文章,感触颇深。其实两年前我就说过,在这里的大家,本质上是网友,我现在还是要这样说,包括那些想回复笔具时代昔日荣华的笔友们,其实从你在这里发帖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你不可能重回过去的生活方式,因为你是在以现代的交流方式,网络,电脑,在和大家交流,而不是传统的书写方式。能回到过去不用电脑不上网不用手机的日子么?试一段时间就知道了。如果是在过去,纯粹的笔友怎么交流呢?大概是在报纸或杂志上登个广告征友,然后极少数有幸者看到了,写信,谈爱好,周期来回大概要几天,中间还可能丢失信件。交流时间漫长,交朋数有限。买东西,得到资讯也极其有限极其慢。哪像现在,ebay淘宝,货比三家,随购即得。还有,想找到同好者,谷歌百度一搜,立即找到同好网站,数量众多(起码应该比在杂志报纸上登广告找到的要涵盖得全面)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同好者凝聚在一起了,知识资讯交流极其方便,一个帖子,即时发出即时响应。方便,有效,快速,简单。谁能回到过去的纯粹书写时代的方式去进行交流购物和获取资讯?相信大多数人上网的时间多过书写的时间,因此,大家本质上都是网友,只不过通过笔这个共同的兴趣爱好连接在一起来了,可称为对钢笔有共同爱好的网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笔友。大家都是现代人,而且注定不会重回过去那种生活方式。

就如文章提到的---

““人们无法再退回到一个没有数字的世界中,”Abell说,“无论是老祖母还是守旧的卢德派人士——即使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也无法再放下手中的数字工具。这些设备将其连接进数字的世界中。””

“但真正神奇的是,这些网站可以让拥有相同兴趣的人联系在一起,哪怕这种兴趣相当冷门,”他说到,“除此之外,这些人不可能用其他方式沟通。””

两篇文章转引如下---

法新社:数字十年结束 盖茨预言大多成真

法新社记者Chris Lefkow今日以“数字时代十年大幕落下”为题,通过采访《纽约时报》、《连线》等国际知名媒体的科技专栏作者,评论回溯了自2000年到2009年业内具有重大意义的产品。这同时也证明了软件巨人比尔盖茨在十年前做出的预示,多数已经应验。


以下为美联社“数字时代十年大幕落下”一文:
  随着对“千年虫”事件的大肆报道以及互联网泡沫的出现,这个被比尔盖茨称之为“数字时代”的十年正式拉开帷幕。从现在来看,这是一个创新与发明层出不穷的十年。

  科技杂志《连线》纽约分部主编John Abell称,“对互联网及数码产品来说。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十年。”

  数码时代

  “人们无法再退回到一个没有数字的世界中,”Abell说,“无论是老祖母还是守旧的卢德派人士——即使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也无法再放下手中的数字工具。这些设备将其连接进数字的世界中。”

  《纽约时报》科技专栏作家David Pogue称,苹果公司的iPod是这十年中最有影响力的产品。

  “这款产品对音乐发布渠道与营销方式都有革命性的意义。”Pogue称,他同时表示Pure Digital Technologies公司的超便携摄像机对行业的影响同样重大。

  “该设备在两年间就占据了摄像机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并将传统的磁带摄像机送进了坟墓。”

  同样重要的还有带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例如可以提供上千种应用的苹果iPhone。“这种产品就是一种超小型便携电脑,但此前从未有过笔记本电脑能做到这样小。智能手机在兼顾移动性的同时,还可随时接入互联网,”Pogue称。“这是生活中具有革命意义的产品。”

  他补充称,“而且苹果iPhone刚刚面世两年。可以想象它、Palm以及Android手机在五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它们会更加小巧,充电后可以使用更长时间,拥有更多功能,并且运行更快。”

  “目前这些手机还只是出于他们的‘石器时代’,人们认为这些产品十分先进现代,实际上则不然。”

  行业分析师看重的另一款产品是亚马逊公司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这款产品在2007年发布,并引发市场效仿的热潮。

  网络热潮

  当然、过去十年也是互联网大发展的时期。社交网站数量爆发性的增长、无线上网以及依靠互联网发展的云计算概念的提出,都是很好的例证。

  搜索与网络广告巨头谷歌,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中心”,《连线》的Abell称。而谷歌同时扩张到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从电子邮件到文本处理软件再到电话,无所不在。

  仅仅在90年代末,Pogue还表示“制作网页需要技术、天资与专业软件。这种工作只能由极客胜任。”然而从那时起,随着2001年的维基百科、2003年 MySpace、2004年的Facebook、2005年的YouTube以及2006年的Twitter等网站的出现,互联网已经变得越发贴近普通用户。

  “Web2.0网站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们让上网活动更为简单,”Pogue说。“只要会打字,你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完全不需要任何特殊技能,只要你有一个观点就可以。”

  “但真正神奇的是,这些网站可以让拥有相同兴趣的人联系在一起,哪怕这种兴趣相当冷门,”他说到,“除此之外,这些人不可能用其他方式沟通。”

  当盖茨在2001年10月写下“迈入数字时代(Moving Into the Digital Decade)”一文时,他就仿佛透过一个魔法水晶球,预测了科技行业未来的发展。而从今天来回顾他当时的预言,其中大部都已实现。

  盖茨当时写到,“无论身处何地,你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与人联系。也可以根据生活需要,自由的查看自己的信息,是公开还是保密,一切如你所愿。”

  而对于下一个数字十年,Pogue无法给出预测,“任何想要预测未来技术的人,事后都会被证明预言失败。”

  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9-12-29 22:39 | 只看该作者
科技业十年风云:微软帝国失守 谷歌苹果居上?

【TechWeb报道】12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帝国常常看起来所向披靡但实际上即将崩溃。微软也不例外。90年代初微软是主导者,它的Windows操作系统装载在全球大多数的电脑上。Windows的用户随之被引导使用微软的其他产品进行网上冲浪、听音乐和写文档。使用计算机就意味着成为微软的用户。

  微软是主导者,但并非不可战胜。现在,微软已经被苹果在广告中公开嘲笑。电脑成为接入网络的窗口,但谷歌成为人们熟知和信任的品牌,微软的产品虽然仍在使用,但不能改变生活。

  在过去的十年里,科技行业上演着三家公司如何造就用户的网络及离线生活的故事。故事里充斥着微软的衰落、苹果的重生和谷歌的升起。它们在财富和理念的竞争也指示出未来十年将会发生什么。

  微软的问题始于2000年。一项美国法院指令称该公司应该一分为二,这是对微软涉嫌反竞争行为的制裁。尽管这项指令最终被推翻,但微软仍面临了十年的监管和诉讼困扰。

  或许微软这些斗争中分了心,但微软确实错过了人们迁移到网络的事实。慢速的拨号上网已经被快速的宽带上网取代。这时在网络成功的关键是搜索引擎,谷歌走在前面。

  谷歌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征程:组织全球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获得。这种方法是革命性的,现在看起来已经很规范。它免费、公开,任何人都能使用。

  谷歌最后探索出如何赚钱:通过搜索页侧边的广告。谷歌已成为一个数十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一个动词,一个现象。

  苹果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该公司曾低迷多年,但自2001年推出iPod后一切改变。这款设备的核心的简便。它易于使用并且允许携带上百万的音乐。今天在公共场合到处是戴耳机听音乐的人。

  而且iPod还很漂亮,为设计和技术创新设立了标准。与它有同等影响力的设备是苹果2007年推出iPhone,它们都成为十年来必备的产品。

  成功的谷歌和苹果未来会怎样呢?似乎谷歌的“开放”模式会继续下去。这一点通过其支持社交网站Facebook和Twitter得到了证明。不过新世界里,在可轻易获取信息后人们需要回头加强自己的隐私。

  苹果最好被看作是一个异常,它由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专横地统治者。谣言也在继续,称苹果明年又将推出一款改变游戏规则的产品— 具有触摸屏的“平板”迷你电脑。这是很多人都希望的:在苹果的平板电脑上登陆谷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17 05:37 , Processed in 0.144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