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御风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罗斯”的“俄”是哪里冒出来的?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1-6-23 20:08 | 只看该作者
恩,我的意思就是說既然以前不叫支那,何不沿襲舊有叫法就好?支那感覺又像是從英文翻譯而來
毘沙門天 发表于 2011-6-23 16:38


中国古人习惯以朝代名来表明身份,如汉人,唐人等。具体指中国区域的,基本都是外人取的名。中国自己说的“中国”“中土”其实多仅指中原一带,即使以后发展到泛指整片地域(不多见),本位主义意识也很严重。前面说过了,古代印度,巴比伦也是自称中国的,而且日本从佛教意识出发,更认同印度是中国(连明人小说《西游记》,都说的是从“东土大唐”来的,而没有用“中土”这个词)。中国另外古代习见的如中华,华夏,则偏向于民族指代,而且这些对少数民族就不具代表性了(中华民族是后来才产生的概念,产生时,支那已经用了好久了)。其实中国古代倒是有个这方面的地域名词,赤县神州,不过那个世界观就比较离谱了。。。。。。

“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索隐】:桓宽、王充并以衍之所言迂怪虚妄,干惑六国之君,因纳其异说,所谓“匹夫而营惑诸侯”者是也。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索隐】:裨音脾。裨海,小海也。九州之外,更有大瀛海,故知此裨是小海也。且将有裨将,裨是小义也。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史记》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1-6-23 20:14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按日本人的想法,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旧有称呼都有局限性,汉人唐人都已过时,朝代依附性太强。华夏中华,民族指向太强,不具整片地域上的代表性。中土中国基本是自爽的称号,而且古意不是指整个中国,而是特指中原,日本人古代崇佛时更认同印度为中土,同时日本本身也有地方叫“中国”。赤县神州的叫法比较离奇。不如干脆现成用佛典的叫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1-6-23 20:14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按日本人的想法,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旧有称呼都有局限性,汉人唐人都已过时,朝代依附性太强。华夏中华,民族指向太强,不具整片地域上的代表性。中土中国基本是自爽的称号,而且古意不是指整个中国,而是特指中原,日本人古代崇佛时更认同印度为中土,同时日本本身也有地方叫“中国”。赤县神州的叫法比较离奇。不如干脆现成用佛典的叫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1-6-23 20:46 | 只看该作者
支那就是个发音,追究起来是从“秦”来的,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6-23 23:27 | 只看该作者
支那

在近代有了太多的感情元素

如果有日本人
在我面前说支那人或者支那(请不要使用敏感词)
肯定要被我骂的

不过支那拉面除外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1-6-24 00:02 | 只看该作者
元明朝时称俄罗斯族为“罗斯”或“罗刹国”。当时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IA”时,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 ...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1-6-23 09:59



    对的,因为蒙古文中 r(颤音) 字没有用于开头的,只有字中和字尾形式。大概蒙古语中也没有像俄语那种开头说颤音的词汇。蒙古文中似乎把Rocia说成 oros,而没有完全按照俄语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6-24 00:06 | 只看该作者
哦,原来是蒙古的同志们大舌头“赐”了个顶子呀!实际上还是翻译为“罗斯”合适一点。
御风行 发表于 2011-6-23 10:11



    从汉语翻译角度是这样的,但实际上我认为蒙古语满语读音相对更准确……毕竟汉语中没有大舌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6-24 00:09 | 只看该作者
对的,因为蒙古文中 r(颤音) 字没有用于开头的,只有字中和字尾形式。大概蒙古语中也没有像俄语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1-6-24 00:02


蒙语遇到R一般是把后面的第一个元音前移至r首,rocia的r后第一个元音是o,所以就变成orocia了。元代蒙古人已经这样称呼俄国了,《元史》是明人编的,里面就记录了当时的汉语对音“斡罗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6-24 00:33 | 只看该作者
蒙语遇到R一般是把后面的第一个元音前移至r首,rocia的r后第一个元音是o,所以就变成orocia了。元代蒙古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6-24 00:09



    是……所谓“前移”的原因就是蒙古语中没有单独颤音r,必须要有一个元音把这个颤音带出来(但很奇怪的是 阿拉布坦蒙文中写的可能的确是 rabtan)。蒙古文中(包括满文)甚至没有单独的字头形的r——满文中倒是有极勉强的、少数的r开头的借词,比如阿拉布坦 rabtan,魔力 radi, 还有是 rakca 意思是“罗刹(国)”(出现在《聊斋志异》中的那个)- -b...

其实到底是不是元音前移也很难说……oros这个词说出来的时候,之所以音译为“俄”罗斯,其实是因为第一个o弱化成了e的缘故。所以这有可能是为了照顾到元音和谐才写成oros,本质上还是按照蒙语颤音规律(前面得有个元音带出来)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6-24 01:08 | 只看该作者
是……所谓“前移”的原因就是蒙古语中没有单独颤音r,必须要有一个元音把这个颤音带出来(但很奇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1-6-24 00:33


我觉得是北方汉语音变造成的,未见得是弱化为e,因为元明时是“斡罗思”,从斡来看,可见音还是发o,没有弱化成e。而且即便是俄罗斯,那个俄现在读成e,是因为北方汉语受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变为e,俄在汉语中是个形声字,发音同右偏旁“我”,在南方方言中,这个“俄”就没有弱化成e,还是读如wo,与斡相同。这点就和受游牧民族影响的北方汉语截然不同,相当程度保留了古音。所以,即使是俄罗斯,从未变异的汉语读音来看,发音是同于斡罗思的,没有弱化为e。

还有个典型的例子。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应该念成a,因为a字在梵文中非常神圣,有其宗教上的密咒含义。但是现在在北方汉语中也变成e弥陀佛的发音了。古人翻译都是严格按照当时读音来的,梵文阿弥陀佛是amita budha(按:百度百科里的读音是错误的,amitabha是无量光佛,是阿弥陀佛的两化身之一。阿弥陀佛是无量佛的意思,应为amita budha)。其实严格音译应该是“阿弥陀佛陀”,因为古汉语没有f这个唇齿音,f唇齿音也是阿尔泰民族带进来的,现在北方汉语里的f在古汉语里都读作b或p。现代北方汉语里入声也消失了,所以现代北方汉语读佛是个开口音。如果把佛陀拆开来读,按唐音,佛字就读作bud,这是个入音,由轻音d来合口(很多南方汉语还是这样读,因为它们保留了入声)。所以唐音的六字宏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和梵音一致读如nan mo a bi da bud(其实按梵文来看,正规读法是namo amitabudhaya,除了佛陀外,还要加后缀ya以示敬语),现代北方汉语读就完全对不上号,读成了nan wu a mi tuo fo。即使是日文里的对应汉语读音也和唐音及梵音相仿,nanmu amidabutsu,那个tsu也合口了。

题外话,李嘉诚读successful也发不好那个游牧民族带进来的唇齿f音,总是读成successsol,因为他是潮州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1-6-24 01:08 | 只看该作者
是……所谓“前移”的原因就是蒙古语中没有单独颤音r,必须要有一个元音把这个颤音带出来(但很奇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1-6-24 00:33


我觉得是北方汉语音变造成的,未见得是弱化为e,因为元明时是“斡罗思”,从斡来看,可见音还是发o,没有弱化成e。而且即便是俄罗斯,那个俄现在读成e,是因为北方汉语受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变为e,俄在汉语中是个形声字,发音同右偏旁“我”,在南方方言中,这个“俄”就没有弱化成e,还是读如wo,与斡相同。这点就和受游牧民族影响的北方汉语截然不同,相当程度保留了古音。所以,即使是俄罗斯,从未变异的汉语读音来看,发音是同于斡罗思的,没有弱化为e。

还有个典型的例子。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应该念成a,因为a字在梵文中非常神圣,有其宗教上的密咒含义。但是现在在北方汉语中也变成e弥陀佛的发音了。古人翻译都是严格按照当时读音来的,梵文阿弥陀佛是amita budha(按:百度百科里的读音是错误的,amitabha是无量光佛,是阿弥陀佛的两化身之一。阿弥陀佛是无量佛的意思,应为amita budha)。其实严格音译应该是“阿弥陀佛陀”,因为古汉语没有f这个唇齿音,f唇齿音也是阿尔泰民族带进来的,现在北方汉语里的f在古汉语里都读作b或p。现代北方汉语里入声也消失了,所以现代北方汉语读佛是个开口音。如果把佛陀拆开来读,按唐音,佛字就读作bud,这是个入音,由轻音d来合口(很多南方汉语还是这样读,因为它们保留了入声)。所以唐音的六字宏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和梵音一致读如nan mo a bi da bud(其实按梵文来看,正规读法是namo amitabudhaya,除了佛陀外,还要加后缀ya以示敬语),现代北方汉语读就完全对不上号,读成了nan wu a mi tuo fo。即使是日文里的对应汉语读音也和唐音及梵音相仿,nanmu amidabutsu,那个tsu也合口了。

题外话,李嘉诚读successful也发不好那个游牧民族带进来的唇齿f音,总是读成successsol,因为他是潮州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1-6-24 0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9# Champollion

我觉得是北方汉语音变造成的,未见得是弱化为e,因为元明时是“斡罗思”,从斡来看,可见音还是发o,没有弱化成e。而且即便是俄罗斯,那个俄现在读成e,是因为北方汉语受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变为e,俄在汉语中是个形声字,发音同右偏旁“我”,在南方方言中,这个“俄”就没有弱化成e,还是读如wo,与斡相同。这点就和受游牧民族影响的北方汉语截然不同,相当程度保留了古音。所以,即使是俄罗斯,从未变异的汉语读音来看,发音是同于斡罗思的,没有弱化为e。

还有个典型的例子。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应该念成a,因为a字在梵文中非常神圣,有其宗教上的密咒含义。但是现在在北方汉语中也变成e弥陀佛的发音了。古人翻译都是严格按照当时读音来的,梵文阿弥陀佛是amita budha(按:百度百科里的读音是错误的,amitabha是无量光佛,是阿弥陀佛的两化身之一。阿弥陀佛是无量佛的意思,应为amita budha)。其实严格音译应该是“阿弥陀佛陀”,因为古汉语没有f这个唇齿音,f唇齿音也是阿尔泰民族带进来的,现在北方汉语里的f在古汉语里都读作b或p。现代北方汉语里入声也消失了,所以现代北方汉语读佛是个开口音。如果把佛陀拆开来读,按唐音,佛字就读作bud,这是个入音,由轻音d来合口(很多南方汉语还是这样读,因为它们保留了入声)。所以唐音的六字宏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和梵音一致读如nan mo a bi da bud(其实按梵文来看,正规读法是namo amitabudhaya,除了佛陀外,还要加后缀ya以示敬语),现代北方汉语读就完全对不上号,读成了nan wu a mi tuo fo。即使是日文里的对应汉语读音也和唐音及梵音相仿,nanmu amidabutsu,那个tsu也合口了。

题外话,李嘉诚读successful也发不好那个游牧民族带进来的唇齿f音,总是读成successsol,因为他是潮州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1-6-24 01:0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北方汉语音变造成的,未见得是弱化为e,因为元明时是“斡罗思”,从斡来看,可见音还是发o,没有弱化成e。而且即便是俄罗斯,那个俄现在读成e,是因为北方汉语受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变为e,俄在汉语中是个形声字,发音同右偏旁“我”,在南方方言中,这个“俄”就没有弱化成e,还是读如wo,与斡相同。这点就和受游牧民族影响的北方汉语截然不同,相当程度保留了古音。所以,即使是俄罗斯,从未变异的汉语读音来看,发音是同于斡罗思的,没有弱化为e。



还有个典型的例子。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应该念成a,因为a字在梵文中非常神圣,有其宗教上的密咒含义。但是现在在北方汉语中也变成e弥陀佛的发音了。古人翻译都是严格按照当时读音来的,梵文阿弥陀佛是amita budha(按:百度百科里的读音是错误的,amitabha是无量光佛,是阿弥陀佛的两化身之一。阿弥陀佛是无量佛的意思,应为amita budha)。其实严格音译应该是“阿弥陀佛陀”,因为古汉语没有f这个唇齿音,f唇齿音也是阿尔泰民族带进来的,现在北方汉语里的f在古汉语里都读作b或p。现代北方汉语里入声也消失了,所以现代北方汉语读佛是个开口音。如果把佛陀拆开来读,按唐音,佛字就读作bud,这是个入音,由轻音d来合口(很多南方汉语还是这样读,因为它们保留了入声)。所以唐音的六字宏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和梵音一致读如nan mo a bi da bud(其实按梵文来看,正规读法是namo amitabudhaya,除了佛陀外,还要加后缀ya以示敬语),现代北方汉语读就完全对不上号,读成了nan wu a mi tuo fo。即使是日文里的对应汉语读音也和唐音及梵音相仿,nanmu amidabutsu,那个tsu也合口了。



题外话,李嘉诚读successful也发不好那个游牧民族带进来的唇齿f音,总是读成successsol,因为他是潮州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1-6-24 01:1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北方汉语音变造成的,未见得是弱化为e,因为元明时是“斡罗思”,从斡来看,可见音还是发o,没有弱化成e。而且即便是俄罗斯,那个俄现在读成e,是因为北方汉语受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变为e,俄在汉语中是个形声字,发音同右偏旁“我”,在南方方言中,这个“俄”就没有弱化成e,还是读如wo,与斡相同。这点就和受游牧民族影响的北方汉语截然不同,相当程度保留了古音。所以,即使是俄罗斯,从未变异的汉语读音来看,发音是同于斡罗思的,没有弱化为e。

还有个典型的例子。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应该念成a,因为a字在梵文中非常神圣,有其宗教上的密咒含义。但是现在在北方汉语中也变成e弥陀佛的发音了。古人翻译都是严格按照当时读音来的,梵文阿弥陀佛是amita budha(按:百度百科里的读音是错误的,amitabha是无量光佛,是阿弥陀佛的两化身之一。阿弥陀佛是无量佛的意思,应为amita budha)。其实严格音译应该是“阿弥陀佛陀”,因为古汉语没有f这个唇齿音,f唇齿音也是阿尔泰民族带进来的,现在北方汉语里的f在古汉语里都读作b或p。现代北方汉语里入声也消失了,所以现代北方汉语读佛是个开口音。如果把佛陀拆开来读,按唐音,佛字就读作bud,这是个入音,由轻音d来合口(很多南方汉语还是这样读,因为它们保留了入声)。所以唐音的六字宏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和梵音一致读如nan mo a bi da bud(其实按梵文来看,正规读法是namo amitabudhaya,除了佛陀外,还要加后缀ya以示敬语),现代北方汉语读就完全对不上号,读成了nan wu a mi tuo fo。即使是日文里的对应汉语读音也和唐音及梵音相仿,nanmu amidabutsu,那个tsu也合口了。

题外话,李嘉诚读successful也发不好那个游牧民族带进来的唇齿f音,总是读成successsol,因为他是潮州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1-6-24 01:1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北方汉语音变造成的,未见得是弱化为e,因为元明时是“斡罗思”,从斡来看,可见音还是发o,没有弱化成e。而且即便是俄罗斯,那个俄现在读成e,是因为北方汉语受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变为e,俄在汉语中是个形声字,发音同右偏旁“我”,在南方方言中,这个“俄”就没有弱化成e,还是读如wo,与斡相同。这点就和受游牧民族影响的北方汉语截然不同,相当程度保留了古音。所以,即使是俄罗斯,从未变异的汉语读音来看,发音是同于斡罗思的,没有弱化为e。

还有个典型的例子。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应该念成a,因为a字在梵文中非常神圣,有其宗教上的密咒含义。但是现在在北方汉语中也变成e弥陀佛的发音了。古人翻译都是严格按照当时读音来的,梵文阿弥陀佛是amita budha(按:百度百科里的读音是错误的,amitabha是无量光佛,是阿弥陀佛的两化身之一。阿弥陀佛是无量佛的意思,应为amita budha)。其实严格音译应该是“阿弥陀佛陀”,因为古汉语没有f这个唇齿音,f唇齿音也是阿尔泰民族带进来的,现在北方汉语里的f在古汉语里都读作b或p。现代北方汉语里入声也消失了,所以现代北方汉语读佛是个开口音。如果把佛陀拆开来读,按唐音,佛字就读作bud,这是个入音,由轻音d来合口(很多南方汉语还是这样读,因为它们保留了入声)。所以唐音的六字宏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和梵音一致读如nan mo a bi da bud(其实按梵文来看,正规读法是namo amitabudhaya,除了佛陀外,还要加后缀ya以示敬语),现代北方汉语读就完全对不上号,读成了nan wu a mi tuo fo。即使是日文里的对应汉语读音也和唐音及梵音相仿,nanmu amidabutsu,那个tsu也合口了。

题外话,李 嘉诚读successful也发不好那个游牧民族带进来的唇齿f音,总是读成successsol,因为他是潮州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1-6-24 01:17 | 只看该作者
是……所谓“前移”的原因就是蒙古语中没有单独颤音r,必须要有一个元音把这个颤音带出来(但很奇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1-6-24 00:33


我觉得是北方汉语音变造成的,未见得是弱化为e,因为元明时是“斡罗思”,从斡来看,可见音还是发o,没有弱化成e。而且即便是俄罗斯,那个俄现在读成e,是因为北方汉语受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变为e,俄在汉语中是个形声字,发音同右偏旁“我”,在南方方言中,这个“俄”就没有弱化成e,还是读如wo,与斡相同。这点就和受游牧民族影响的北方汉语截然不同,相当程度保留了古音。所以,即使是俄罗斯,从未变异的汉语读音来看,发音是同于斡罗思的,没有弱化为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1-6-24 01:18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个典型的例子。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应该念成a,因为a字在梵文中非常神圣,有其宗教上的密咒含义。但是现在在北方汉语中也变成e弥陀佛的发音了。古人翻译都是严格按照当时读音来的,梵文阿弥陀佛是amita budha(按:百度百科里的读音是错误的,amitabha是无量光佛,是阿弥陀佛的两化身之一。阿弥陀佛是无量佛的意思,应为amita budha)。其实严格音译应该是“阿弥陀佛陀”,因为古汉语没有f这个唇齿音,f唇齿音也是阿尔泰民族带进来的,现在北方汉语里的f在古汉语里都读作b或p。现代北方汉语里入声也消失了,所以现代北方汉语读佛是个开口音。如果把佛陀拆开来读,按唐音,佛字就读作bud,这是个入音,由轻音d来合口(很多南方汉语还是这样读,因为它们保留了入声)。所以唐音的六字宏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和梵音一致读如nan mo a bi da bud(其实按梵文来看,正规读法是namo amitabudhaya,除了佛陀外,还要加后缀ya以示敬语),现代北方汉语读就完全对不上号,读成了nan wu a mi tuo fo。即使是日文里的对应汉语读音也和唐音及梵音相仿,nanmu amidabutsu,那个tsu也合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1-6-24 01:23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个典型的例子。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应该念成a,因为a字在梵文中非常神圣,有其宗教上的密咒含义。但是现在在北方汉语中也变成e弥陀佛的发音了。古人翻译都是严格按照当时读音来的,梵文阿弥陀佛是amita budha(按:百度百科里的读音是错误的,amitabha是无量光佛,是阿弥陀佛的两化身之一。阿弥陀佛是无量佛的意思,应为amita budha)。其实严格音译应该是“阿弥陀佛陀”,因为古汉语没有f这个唇齿音,f唇齿音也是阿尔泰民族带进来的,现在北方汉语里的f在古汉语里都读作b或p。现代北方汉语里入声也消失了,所以现代北方汉语读佛是个开口音。如果把佛陀拆开来读,按唐音,佛字就读作bud,这是个入音,由轻音d来合口(很多南方汉语还是这样读,因为它们保留了入声)。所以唐音的六字宏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和梵音一致读如nanmoabidabud(其实按梵文来看,正规读法是namo amitabudhaya,除了佛陀外,还要加后缀ya以示敬语),现代北方汉语读就完全对不上号,读成了nanwuamituofo。即使是日文里的对应汉语读音也和唐音及梵音相仿,nanmu amidabutsu,那个tsu也合口了。



题外话,李嘉诚读successful也发不好那个游牧民族带进来的唇齿f音,总是读成successsol,因为他是潮州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1-6-24 01:5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北方汉语音变造成的,未见得是弱化为e,因为元明时是“斡罗思”,从斡来看,可见音还是发o,没有弱化成e。而且即便是俄罗斯,那个俄现在读成e,是因为北方汉语受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变为e,俄在汉语中是个形声字,发音同右偏旁“我”,在南方方言中,这个“俄”就没有弱化成e,还是读如wo,与斡相同。这点就和受游牧民族影响的北方汉语截然不同,相当程度保留了古音。所以,即使是俄罗斯,从未变异的汉语读音来看,发音是同于斡罗思的,没有弱化为e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6-24 01:17


噢~对,您说的有道理~就像“和”字在清代满文字母标注的注音里实际写的是“huo(音,转写写作ho)”【如“和硕”,清文对汉字标音就是 huo shuo】,当然那个时候北方实际上可能已经说成he了,但清文注音上还是有一些古音的意思的。


有些传闻中的“阿尔泰语系对汉语的影响”我感觉是比较诡异的,比如 ki gi hi音的消失——这些音在阿尔泰语系语言中基本都是存在的,但北方汉语中却没了。不过俄变e这个可能的确有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因为字首的o音在阿尔泰语系的语言中通常咬的不那么死——但其实也不是汉语的“俄”音,有点介于o e之间的意思——总之,出口转内销之后,有可能北方汉语就演化为e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1-6-24 01:58 | 只看该作者
噢~对,您说的有道理~就像“和”字在清代满文字母标注的注音里实际写的是“huo(音,转写写作ho)”【如 ...
Champollion 发表于 2011-6-24 01:52


哎,刚才发的实际不止这一段。我还对比了阿弥陀佛的阿字音和佛字音(这在古汉语里是个入声,且不是唇齿音f,唇齿音f是游牧民族带进来的)在梵文,唐音,日文汉字读音,中国北方汉语读音及南方汉语读音里的异同。不知道内容有什么违规,需要审核,等不及,只能把刚才那个首段文字贴出来了。

看什么时候审核通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10 13:09 , Processed in 0.150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