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sorw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到一个很脑残的东西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09-6-6 11:36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钢笔掉下去是一个翻滚的动作,围绕着一个轴心。考虑离心力~~重的那头应该会朝下。单摆试验
162#
发表于 2009-6-6 13: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3#
发表于 2009-6-6 13: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4#
发表于 2009-6-6 13:46 | 只看该作者
晕,这贴竟然变成这样了...
首先需要肯定,高中没学物理竞赛应该解释不了这个现像
在刚体没有任何角动量时,毫无疑问一定是平着下去的,不会转
当刚体有角动量时,由于对于钢笔模型,转动惯量张量为一椭球张量,所以在重力存在时由于进动作用(还是章动?我不确定,名词记不住了),会是转动椭球的长轴偏向受力方向,即重的一头容易先落地
钢笔坠落,空气阻力是可以不讨论的
165#
发表于 2009-6-6 13:5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一个正常学过经典力学,或者一个对普通物理理理比较好的大学生,应该这不是什么难题
如果上面的定性分析讲得不是很清楚,可以翻阅复旦出版社的红皮力学,或者哥得斯坦的经典力学,我就看过这两本,感觉讲的很清楚
166#
发表于 2009-6-6 14: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aki_Lep 于 2009-6-6 01:37 发表
流体力学很高深么?据我所知有几所大学一年级就教了。

高中大学差很多么?很多人高中就把四大力学看光了啊。

懂得早就懂了,不懂得大学毕业了还是不懂的。

这个问题要流体力学么?不需要啊,直接利用高中常 ...

兄弟你的言论,小弟看过之后,有几点不苟同
1。很多人高中就把四大力学看光了啊。
    看过不代表懂得,小弟高中物理竞赛,一般不会学习四大力学,高手看到经典力学,电动力学的一般,由于数学水平,也就止了。认识一些牛人,包括一字剑臣,candyboy,也没听说四大力学学完
2。角加速度由阻力力矩产生,而低速状态阻力正比于p*s*v,就可以了。
   您估计过阻力的大小吗?我也曾参加过数学建模的培训,经验告诉我,阻力在此没必要考虑,当然您不信也可以算算
167#
发表于 2009-6-6 14:33 | 只看该作者
不觉得是脑残啊。读书泛泛,不求甚解——小孩子能自己动手做,随便做出什么东东,都是值得鼓励的,何必强求小孩子或者小学老师一定要懂了所谓的流力学什么的才能思考这些(或者说才觉得人家有资格做)

现在的所谓的狗屁“砖家”说穿了就是自己划拉一个小圈子,闭车造车。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呵呵,这个权威说白了就等同于人民币和地位的,首先划一个圈圈,这个圈圈就是所谓的“资质”或“资格”,以此“合法化”地打压其他人的想法。最明显的例子好象是袁隆平的“院士”之争。

天朝的教育莫得救的!可能还不完全是应试教育的问题。我认为根本上是教育资源不能保障的问题。一个班的学生,60~70人挤在一个教室,第一排座位已经与讲台接壤了。试问,这种情况下,(即每个学生能获得的资源很少),如何能保证所谓的“新课程”。说实话,曾经我相当佩服天朝的学子或老师,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还有学而成材的人。而国外,我一个朋友的小孩以前在新加坡读高中,据他说一个班就10人左右,还N个专业老师。这就是资源的根本差距。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所谓的“新课程”根本是一句空话。
以前帮人家看有关教改的书,好象就是那个“新课程”吧,思路是很好的。但是往深处看,上段所说的资源问题就无法解决了。所以,边看,边与作者开玩笑——你们这是误人子弟,纯粹是混职称,骗钱(作者的书通常是用在自己的班上)!作者对此,也只有比牙齿白!

最后,引用一个网上流传的故事:
国内最大日化公司引进了一条国外肥皂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能将肥皂从原材料的加入直到包装装箱自动完成。
但是,意外发生了。销售部门反映有的肥皂盒是空的。于是,这家公司立刻停止了生产线,并与生产线制造商取得联系。得知这种情况在设计上是无法避免的。
经理要求工程师们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成立一个以几名博士为核心、十几名研究生为骨干的团队。知识类型涉及光学、图像识别、自动化控制、机械设计等等门类。
在耗费数十万后,工程师们在生产线上一套X光机和高分辨率监视器,当机器对X光图像进行识别后,一条机械臂会自动将空盒从生产线上拿走。
另外一家私人企业司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老板对管理生产线的小工说:你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这个小工找来一台电风扇,摆在生产线旁,另一端放上一个箩筐。装肥皂的盒子逐一在风扇前通过,只要有空盒子便会被吹离生产线,掉在箩筐里。 问题解决之
168#
发表于 2009-6-6 15:15 | 只看该作者
下一个课题就是——“钢笔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墨水?”
169#
发表于 2009-6-6 15: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cw7777 于 2009-6-6 14:20 发表

兄弟你的言论,小弟看过之后,有几点不苟同
1。很多人高中就把四大力学看光了啊。
    看过不代表懂得,小弟高中物理竞赛,一般不会学习四大力学,高手看到经典力学,电动力学的一般,由于数学水平,也就止了。认识一些牛人,包括一字剑臣,candyboy,也没听说四大力学学完
2。角加速度由阻力力矩产生,而低速状态阻力正比于p*s*v,就可以了。
   您估计过阻力的大小吗?我也曾参加过数学建模的培训,经验告诉我,阻力在此没必要考虑,当然您不信也可以算算


1、我说的正是看完,而不是学完,绝大部分本科毕业生也就是看完或者没看过的水平
2、低速状态阻力正比于p*s*v,我的言外之意是s、v都很小,所以加什么铅块影响不了大局,毽子这么大的鸡毛才可能影响运动状态,可能是几个毫米,但那就足够了
170#
发表于 2009-6-6 16:0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个设想还挺好的~对于小学生就是要鼓励嘛
171#
发表于 2009-6-6 1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6 13:29 发表

我没说“都这水平”,只是说大多数情况下,特例永远是存在的,但是统计的观点就是忽略小概率事件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学术环境在您看来是好的

但是从这个帖子里可以看出我们这的环境是什么,对与学生的创新和尝 ...


经过断章取义后
我在#28提到的这两句
‘至少敢想敢假设

错了修正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
就消失了
然后我就因为一句‘小学生没学过物理’
就变成了祖国学习环境不好的罪人了

还真是抱歉啊
172#
发表于 2009-6-6 17: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6 02:57 发表
我认为你不是这么想的
因为前面你问了“哪家店这么好以后找他”
由此得出结论,你并没有以为这是IT界服务标准,而将其当做一个小概率事件对待。


dell的此项服务是付费服务,当然不排除某一时段某些机型免费提供,dell是否提供大部分事件取决于用户是否购买。 我不认为大部分时间段需要付费可供选择的服务是业界的服务标准,正如我也不认为中屋提供的定制服务是笔业界的标准。
173#
发表于 2009-6-7 14: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74#
发表于 2009-6-7 14:5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偶像怎么不来了?
175#
发表于 2009-6-7 15:1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用成年人的思维模式来衡量小学生?
176#
发表于 2009-6-7 1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7 14:27 发表
你无需抱歉,但请你不要乱扣帽子——我只是讨论环境,没有讨论你这个人也没有说你就是造成这一切的罪人。

我很清楚环境不好不是你一个人造成的——实际上你也没有这个能力
类似的千千万万的人才造就了这个环境。

是是是
您很伟大,为了祖国环境忧心忡忡
您很专业,知道什么对祖国环境是好的

小的不才
鼹鼠之志,自然容不下祖国前程
识见浅薄,当然分不清啥劳子东西造就什么鬼环境

这么伟大专业的事有您操劳就好
我们小人物最好靠边站
177#
发表于 2009-6-7 15: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aki_Lep 于 2009-6-6 15:25 发表


1、我说的正是看完,而不是学完,绝大部分本科毕业生也就是看完或者没看过的水平
2、低速状态阻力正比于p*s*v,我的言外之意是s、v都很小,所以加什么铅块影响不了大局,毽子这么大的鸡毛才可能影响运动状态,可 ...

泪流满脸啊..........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我们学物理的自己看都是天书,电动力学还要系主亲自来教,怎么高中生就能"看完"了,别说是就是"看"了.
还有到底哪个学校大一就上流体力学呢~~~
178#
发表于 2009-6-9 09:49 | 只看该作者
若爱因斯坦是在中国,那篇著名的论文会被直接扔进垃圾桶里,今天不会有什么相对论。。。
179#
发表于 2009-6-9 12: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7 01:02 , Processed in 0.135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