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9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297
- 帖子
- 精华
|
本帖最后由 xm8k36d 于 2018-2-12 18:37 编辑
前几天,钢笔买够了,又想起来玩铅笔。工作太忙,只能玩玩这个当娱乐,可叹。玩了几天倒确实觉得,桌上除了钢笔,摆俩自动铅笔也非常方便,接个电话需要记两句话,抽过来就能用。我对于小机械机构很有兴趣,买了支犀飞利的旋转出铅自动铅笔很喜欢,但当然舍不得拆。正好又在马云家碰上有库存的相对便宜的旋转铅笔,国产的,商家图片明确显示其内部结构是老式的铜的,于是购入了几支,拆散了俩,觉得简单巧妙,很是过瘾。其实与按压式铅笔相比,这种结构已经过时,特别是用在0.9、1.18之类粗铅的铅笔上时似乎优势更小——原来我觉得旋转出芯的优势就是能精确控制露出笔芯长度,省得太长了一用力就断,可是0.9铅芯比我想象的结实太多了,按压出来多点儿露芯也没问题。
言归正传,拆笔。
购买的皮尔卡丹牌库存旋转铅笔,和老犀飞利铅笔。二者结构估计类似,但手感差别很大。
拔下后盖,拧下前盖
拔出主体机构
将圆薄长钢套与旋转机构分离。钢套起到的作用是连接旋转机构与后盖,以便我们使用时旋转后盖带动旋转机构,斜槽推动抱芯管。
旋转装置内核。带斜沟槽的外套是旋转的,内部的直槽杆儿是与前部一坨固定住的。
旋转部分前端(润滑片是白色)
旋转部分后端(润滑片是白色)。注意,直杆儿尾部有形变,靠这个形变来固定住旋转部件。
拆下旋转部分后的内核组件。注意前端的一坨里面箭头所指部分是有空槽的,可以容纳离开旋转槽后的抱芯零件耳片。
完全拆卸后与完整的笔对照位置。薄管子被我夹坏了。
完全拆卸后的部分零件
原理解释。铅芯塞进来时,卡在这个小零件左侧。卡紧了,才能够做到出铅、收铅自如。该零件虽然细小,仍然构造精细,外套内包一个活塞。外套和活塞各有一个小耳片。
铅芯用完后,靠旋转机构,带动活塞,把残余的铅顶出去。
斜槽旋转部件与抱芯零件的互动。旋转槽作用于小活塞的耳片上,使抱芯零件上下移动。
在持续向上旋转的过程中,活塞的上耳片先入槽,此时外套上的下耳片还在图a7(拆下旋转部分后的内核组件)注明的空槽里休息,顶芯杆缩回,方便你插进新铅。进一步旋转后,由于旋转组件螺距与抱芯套活塞的活动行程相等,下耳片会恰好进入旋转组件沟槽。这笔一大问题是铅芯上下晃动,估计是因为耳片太小,而旋转组件的沟槽太宽。这对可靠性有利,但手感就不舒适了。
--------------------------------------------------------------------------------------------------------------------------------------------------------
对了,顺便记录一下铅芯的一点儿心得供节约型玩家参考。1.18铅芯,国外进口的古董很贵,而论坛里似乎没充分讨论过1.18的问题,只是有人曾简单提到1.1和1.18铅芯通用。我在国外网站查到,The standard lead diameter from around 1915 up until the 1930s was .046 inch. The exact metric equivalent would be 1.168 mm, so this older standard lead may be seen labelled as either 1.1 and 1.2 mm, or even 1.18 mm. In general, there are no problems with interchangeability, as these metric designations are only nominal.也就是说,由于英制和公制的转换误差,标注1.1、1.2、1.18的古董铅笔,铅芯基本都是通用的。经测试,此前有人提到的国产长城牌细铅芯确实是1.18毫米,应该是HB左右,不那么黑,在我的犀飞利上用着不错。但晨光的1.1铅芯的确是1.1mm直径(我为了玩铅笔才买了游标卡尺,惭愧),只适合晨光自己的儿童铅笔,实属闭门造车(用在古董铅笔上稍微会有些晃,也勉强能用)。
另外,0.9mm铅芯,我也仿照坛里大拿,测试了日本产的铅,的确是细那么一丢丢,但在按动式铅笔上影响似乎不大(我用的是打着“怀旧”“库存”牌的老国产0.9自动铅笔,居然极为好用,一块多钱一支……窃以为,0.9铅不易断,又能很容易买到2B铅芯,用着真是安心舒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