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独家报道】国产老牌钢笔厂商“英雄”近日陷入“山寨”风波。新民网记者在天猫商城搜索发现,一款标识为“英雄summer safari”的钢笔处于风暴中心,不少喜爱钢笔的人发现,这款钢笔与德国钢笔品牌凌美(下称“LAMY”)的一款钢笔从外型看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型号也标注为极为类似的“safari”。因售价仅为LAMY钢笔的六分之一,这款打着“英雄”商标的钢笔30天卖出了500余支。在网络上,对“英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言论也开始发酵:“这支不是LAMY,是Hero,堂堂的英雄牌钢笔。”“虽然感觉‘LAMY’的safari早晚会被山寨,但为什么是‘英雄’?” LAMY:欢迎英雄在设计上和我们竞争 在地处田子坊的LAMY华东亚洲有限公司内,公司负责人曾女士告诉记者,7月23日上午听说了这件事,因上海公司主要负责销售,得知此事后已通知德国总公司方面,不排除诉诸法律。曾女士告诉记者,听到这事还没缓过来:“很气愤,而且很丢人。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英雄’有自己的东西来跟凌美竞争,反而是我希望见到的。” 记者在店内看到了LAMY的Safari型钢笔,售价380元,限量版价格更高。信息显示,该款钢笔于1980年问世,1994年获得汉诺威IF设计大奖,是LAMY全球销量最好的一款。而天猫店内,在售的“同款”钢笔仅售58.80元,差价约六倍。两者在外行人看来差别不大,仅是印刻在钢笔尾部的“LAMY”字母被换成了“HERO”,笔帽上的logo也做了更换。 曾女士介绍,LAMY的钢笔全部是在德国手工生产的,国内没有代工厂,不存在代工一说。而天猫商城售卖的英雄summer safari钢笔在一家名为“绘境办公用品专营店”的网店开售,生产厂家为上海英雄金笔厂丽水有限公司。据负责人曾女士称,“绘镜”网店曾在几个月前与LAMY有过官司。LAMY诉该公司违规销售未授权产品,对方败诉,赔偿17万元人民币并做下架处理。然而三个月后,与LAMY safari系列钢笔高度类似的英雄summer safari系列钢笔问世,并只在绘境办公用品专营店独家有售。“淘宝为什么会容忍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LAMY华东区负责人曾女士说。 截至发稿,据LAMY在上海的公司反馈来的信息显示,德国方面给上海的销售公司回复将采取措施。但对于是否在中国申请专利及专利保护期是否过期等问题,德国方面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英雄:如果LAMY确有专利保护,该撤还是要撤 随后记者来到上海英雄钢笔总公司,公司方面称并不知晓此事,表示还需调查。辗转联系上该钢笔的生产企业上海英雄金笔厂丽水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赵先生首先向记者明确,该厂是上海英雄钢笔集团中的生产企业,生产的是不折不扣的“英雄”笔。网上所卖陷入“山寨风波”的summer safari系列钢笔,的确是英雄生产的。而据其所知,“绘境”是上海英雄金笔销售公司近期授权的网络经销商。 赵先生坦承,生产这款钢笔的初衷是因为LAMY的设计确实出众,但价格较高,一些经销商反映为何不自己生产物美价廉的类似产品?英雄丽水公司发现,LAMY的这款safari钢笔1980年问世,至1994年公开了设计资料,而我国知识产权法对外形的保护期限为10年。“举个例子,比如说伟哥,最近它的专利保护期限要到了,国内很多厂家都想去生产,这种专利就转变为公知技术,人人都可使用。”赵先生说,设计工作事先也进行了法律方面的咨询。他同时说,知道这款钢笔会很敏感,预计到了来自社会的反响,但没想到这么快。 因问世后反映过于强烈,赵先生称,在几天前,英雄丽水公司又出钱聘请了杭州的专业律所倒查专利号,目前还未形成报告,但网店销售仍未暂停。赵先生称,现在主要认为网店页面描述“太过了”,销售方上线前宣传没有经过审核,原则上描述不能跟LAMY的产品描述上太像,因此已将summer safari改为summer color。他同时说,如果LAMY确实有专利保护,该撤还是要撤,“英雄”作为知名品牌,这是一条“高压线”。 法律专家:申请专利时间决定是否侵权 一只小小的钢笔,引发的却是“LAMY”和“英雄”两大知名品牌的知识产权之争。那么,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这支钢笔究竟是否构成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侵权呢? 根据我国《专利法》,外观设计专利和其它专利一样,需要经过申请和审查批准才能真正取得相应的专利权,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 “从外观设计专利来说,是否侵权要看其专利的申请时间。”上海律协知识产权研究委员会委员刘春泉告诉记者, 按照我国现行《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10年,而外观设计的保护期自申请日起算也同样为10年。“任何一个外观设计专利都有保护期限的,一旦过了这个期限,它就进入了公共领域,可以被其它任何人实施。” 但刘春泉也指出,即便这只钢笔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可能已经过了保护期限,“照搬”其外观及设计也不排除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可能涉嫌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保护的相关规定。” 新民网记者看到,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中,有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相关条文。 目前,多方的调查仍在继续。(新民网记者 萧君玮 李欣 实习生 王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