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57|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 英语何以成为全球性科学语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2 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英语成为全球性科学语言的过程引人入胜,说明了科学与政治的相互依存。

  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19日刊发题为《他们真的讲另一种语言》的文章,作者为劳拉·斯奈德。文章称,1674年,列文虎克首次观测到了微生物,他立即写了一封长信给伦敦的皇家学会宣布这一惊人的发现。他用的是荷兰文。皇家学会找了一名翻译把这位科学家的信译成英文,这样才能向学会成员宣读,并将其部分内容刊登于《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哲学汇刊》。该刊物是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面向全欧洲科学家发行,他们对这份刊物望眼欲穿,视之为了解最新发现的主要渠道。每个月,列文虎克收到最新一期后都不得不求助于一个会讲英荷两种语言的熟人和一本荷英词典来进行阅读,包括有关他自己的发明的报告。

  曾经“三雄”并立

  文章称,直到不久前,满满一书架外文词典还是科学家必备工具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的巴别塔》一书中,迈克尔·戈丁提醒我们说,科学向来是全球性的,科学语言却不是。虽然英语现在是科学通用语,但过去曾有很多语言被用于交流科研成果,包括法语、德语、拉丁语、俄语和荷兰语。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戈丁向我们描述了在“多语种世界”里做科学研究是什么情景,并潜心探索了英语是如何跃居霸主地位的。

  科学语言的多种多样让人难以及时获悉其他科学家在做些什么,有时几乎无法确认谁是重大发现的第一人。据戈丁讲述,1869年,门捷列夫排列出化学元素的周期,创立了我们如今所说的“周期表”。他在一份俄文期刊上宣布了这个发明,同时寄了一份摘要给圣彼得堡的化学教授弗雷德里希·康拉德·拜尔施泰因,后者创办了一份化学期刊专门登载俄语论文的德文版。他让人把门捷列夫的论文译成德文,发给了远在德国的出版助理洛塔尔·迈尔。身为化学家的迈尔当时也已得出类似研究结果,但由于译者的疏忽,门捷列夫的发现被译为“化学特性的阶段性变化”,有别于迈尔关于周期性变化的观点。于是,迈尔在慕尼黑的一份著名学术期刊上撰文论述了元素周期性,引发一场持续十年的发明先后之争。最终,迈尔承认门捷列夫的俄语论文发表得较早,他抱怨说:“要求我们德国化学家读斯拉夫语文章,这好像有点过分。”

  到了20世纪,科学“三雄”确立,主要官方科学语言是法语、英语和德语。但很多科学家仍梦想只使用一门语言的科学。三门主要科学语言的使用者都不肯选择其他任何一门语言,于是有科学家和语言学家联合提议采纳一门中立的科学“辅助”语言。

  英语脱颖而出

  1907年,一个国际语言学和科学泰斗委员会召开会议,考虑确立一门通用的科学语言。波兰医生、发明家卢德维克·柴门霍甫在1887年创立的世界语似乎恰到好处,许多委员主张选它。然而,某天上午委员们抵达会场讨论时发现,白纸黑字描述的是另一种新发明的语言——伊多语。戈丁说,若干年后,此举的肇事者才曝光。委员会主席、德国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倾心于伊多语,因为它能表达化学关系。他大力推崇伊多语,甚至把他1909年获诺贝尔奖的大部分奖金用来推广它。但随着一战爆发,奥斯特瓦尔德宣布了一个令其所有同行既震惊又愤怒的观点:德语应当是唯一的科学语言。

  一战结束后,为惩罚德国的政治侵略,科学界对讲德语的科学家设置重重壁垒。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把德语踢出其官方语言行列,其他国际科学组织也采取了相同举措。


  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在一个新领域——量子物理学方面领先,德语再度成为可接受的科学交流工具。但是,希特勒的得势迫使德国的很多优秀科学家移居外国,因而也就学会新的语言并用新的语言讲课、出书和发表文章。

  到二战结束时,作为从政治上反抗德国的手段,美国及其他国家不再教学生德语。很快,英语战胜其他候选者成为科学的语言。如今,英语几乎总是国际科学会议的唯一交流语言。自然科学精英期刊上超过98%的文章是用英语写的,科学家无论母语是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还是乌尔都语都必须能讲流利的英语。

  英语成为全球性科学语言的过程引人入胜,说明了科学与政治的相互依存。正如戈丁向我们展示的,这个结果绝非必然,英语是在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偶然事件中取得霸主地位的,尤其是“纳粹暴行激发的反德政治浪潮”。谁也无法断定英语会永远是全球性科学语言,还是会有另一座“科学的巴别塔”出现——以及也无法断定如果它出现的话对科学是好事还是坏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34#
发表于 2015-7-17 2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ANG1307 于 2015-7-17 21:48 编辑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7-6 02:28
现在打死我也不要用汉语写科技论文了。根本写不下去啊。。。

现在汉语对我来说就退化成纯口语了。书面 ...

奇怪,为什么始终选了表情符号,却回复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5-7-11 11: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黄瓜绿呀 发表于 2015-7-6 00:55
英语之所以被广泛应用,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是英美强大,二就是英语是世界主流语言里最简单易学的。
很简 ...

德语动词,时态挺简单的,可分不可分那都不是事,就是冠词啥的变格麻烦。
法国西班牙时态麻烦,不过科技论文也用不了啥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5-7-10 18:28 | 只看该作者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7-3 00:05
转贴这篇文章当然不是这么简单,而是想引申出为什么世界科技语言最终选定了英语(抛开经济科技政治因素之 ...

会不会与英语的语法和组词法有关呢,拉丁语系的法语,西班牙语都好像比英语难学,至于汉语那更别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5-7-7 22:19 | 只看该作者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7-7 16:31
不光是诗。整段的对白抽出一句来都不会觉得他有多牛的。什么to be or not to be脱离了上下文那绝对觉得这 ...

not really my friend. Shakespearean languages have come as idioms to most daily scenarios in English-speaking communities, such as "to be or not to be", "et tu, Bru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6: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manray 发表于 2015-7-7 16:00
十四行诗啊~~人家也是有用韵的好不好~虽然俺们这些英语渣渣体会不到。但其实中国人自己也读不懂诗经、 ...

不光是诗。整段的对白抽出一句来都不会觉得他有多牛的。什么to be or not to be脱离了上下文那绝对觉得这语言太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7-7 16:00 | 只看该作者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7-6 02:30
正好想说莎士比亚呢。。。
莎士比亚的东西必须要整段,整篇的阅读。这种东西单独的一句话,的确是很美妙 ...

十四行诗啊~~人家也是有用韵的好不好~虽然俺们这些英语渣渣体会不到。但其实中国人自己也读不懂诗经、大赋啊,好不好~~!所以只能靠唐诗宋词装装门面了,因为至少里面的字还能认识~~ca!所以与老猫共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7-6 14: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7-6 02:28
现在打死我也不要用汉语写科技论文了。根本写不下去啊。。。

现在汉语对我来说就退化成纯口语了。书面 ...

在你那个领域估计还是英文论文好写,猜一下,应该也更好发在外刊上,难度应该不比发在国内的所谓权威期刊难。
只是,现在的许多“学者”,连个摘要都搞不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02:30 | 只看该作者
manray 发表于 2015-7-3 17:40
老猫,你为了论证英语的科学适用性,把莎士比亚置于何处啊。。。

理工科使用英语,确实非常非常方便,转 ...

正好想说莎士比亚呢。。。
莎士比亚的东西必须要整段,整篇的阅读。这种东西单独的一句话,的确是很美妙,但是建立在你已经对前后文有非常深的了解的情况下。不然,,,光是句子,真心没有办法体会出中间的美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02:28 | 只看该作者
mahavishnu 发表于 2015-7-3 17:21
世界科学英语选择了英文,这个问题,是很难抛开政治经济强国等等文化因素而单说语言本身的因素的。诚然,英 ...

现在打死我也不要用汉语写科技论文了。根本写不下去啊。。。

现在汉语对我来说就退化成纯口语了。书面语本来就不扎实,写论文更加不好用就更用不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7-6 00:55 | 只看该作者
英语之所以被广泛应用,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是英美强大,二就是英语是世界主流语言里最简单易学的。
很简单的例子,前面提到的拉丁文、法文、德文。其中从我个人学习经验来看,以西班牙文的拉丁文来说,是挺难学的,它名词有阴性阳性变化,时态还特别特别多,每个动词还要根据不同的时态来变化,非常麻烦。德语相对于西班牙文来说已经简化了,但是它名词有三个变化,阴性、阳性、中性,时态倒是没有像西语那么麻烦,不过动词还要根据可分动词和不可分动词来做相应的时态变化,也很复杂。

对于外国的作者来说,要写一篇德语、西语的论文,是很痛苦的事情,你写一句话,不仅要注意单词有没有拼对,还要注意动词变化问题,还有格的问题。所以经常遇到写一句话要翻半天字典的情况。
而写英语论文,这种烦恼就没有了,你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单词有没有拼对这简单的问题上。

所以,作为非母语作者来说,英语更易学,这才成为主流,仅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7-3 17:40 | 只看该作者
老猫,你为了论证英语的科学适用性,把莎士比亚置于何处啊。。。

理工科使用英语,确实非常非常方便,转译为中文就能发现,很多简单明晰的语言很难在中文语境下找到对位。

社科类不太好说,至少英文社科文章很难做到明晰爽朗,不过对于老猫来说,这都是伪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7-3 17:21 | 只看该作者
世界科学英语选择了英文,这个问题,是很难抛开政治经济强国等等文化因素而单说语言本身的因素的。诚然,英文本身的词法句法决定了它是一种较为严谨、不易引起歧义的语言(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要不然那些stand-up comedy怎能玩得下去?),但如前文的回复,英文绝对不是最佳的科学语言,要说严谨,尚不能和德语相比,从语言本身来说,英语之所以现在能风靡,恰恰是因为它的“不严谨”-——强大的吸收外来词语和表达的能力——只要能够罗马字母化的东西,英语都能接受,而这点,法语就糟糕透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世界的图景就是兼收并蓄的世界图景,再加上强势政治文化的推动,如今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便成了英语的世界,科学领域自然也不能例外。当年超级先锋钱玄同要废汉字,说不定也正是看到了世界发展的大势。

中文的问题,很多人都说中文是什么“意合”、“会意”、“不重形式”、“缺乏逻辑”的语言,这么说当然不能算错,也有不少人觉得写学术类的东西,用中文很难写,用英文就顺手多了。只是,我觉得这并非全是中文的问题。很多学术的东西,本身就是英文/外文语境的那一套,用英文写,少了中间麻烦的转换过程,当然简单;另一方面,我觉得许多人只要经过双语写作的训练,其汉语的写作水平是会有提高的,特别是有过几十万字翻译经历,能用英语/外语思维推敲汉语逻辑的人,其语言的逻辑和严谨程度并不会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5:24 | 只看该作者
飞翔的丑小鸭 发表于 2015-7-3 15:21
科技性的东西似乎确实用英语准确。。。初中生随便乱说几句:英语这个东西,相对于汉语比较死板,说好听就 ...

我倒觉得这例子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7-3 15:21 | 只看该作者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7-3 10:05
汉语的确会越来越通用。现在上海的外国人基本上汉语不比大山差的都有不少,能日常使用汉语进行超过基本交 ...

科技性的东西似乎确实用英语准确。。。初中生随便乱说几句:英语这个东西,相对于汉语比较死板,说好听就是规矩。英语写作文和语文写作文感觉完全不一样,英语老师讲,外国人说话都是很有条理,一段文章基本都是紧紧围绕中心,对于事物也只是简单叙述而已。汉语则是在表达一种感情,抒情之类拐弯抹角的很多。英语这个准确的好处就使得它很好的服务于科技学术。而汉语就比较像诗一样优美,从而多了许多的不必要的描写,也容易有歧义。举个例子:KFC的鸡腿堡,英语叫chicken hamburger而中文叫劲脆鸡腿堡,劲脆二字,一下就出现歧义了。还有就是听歌的歌词,老外情歌净是直接的I love you 中文的情歌风花雪月全扯上了。所以说英语表达意思准确吗。再加上英美的强盛,English流行理所当然啊。(似乎那个汉堡的例子不太恰当,似乎并不只是语言原因,也有商业的宣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0:13 | 只看该作者
egghead 发表于 2015-7-3 01:20
而是想引申出为什么世界科技语言最终选定了英语(抛开经济科技政治因素之外)。
--遗憾的是,这些恰恰是 ...

英语是个大杂烩,本来就是三门语言合并而成所以很多词至少有2种说法,不过欧洲其他国家的语言也差不了太多都是各种mix之后的某个定型版本。你说的英语并不是一种最佳的“科学语言”。也的确是这样,所以后面才有那个“世界语”的风波,当然世界语因为并不是一门已经被正式使用的语言,要推广实际上也是基本上不可能,最终倒是英语的世界语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拉丁语系国家现在也不是什么科技大国啊,最算得上的也就是意大利,现在的定位还是欧洲最大的农业国家。

我的意思是英语在技术上的优势推动了英国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超过了其他欧洲列强的爆发式的发展,将英国从蛮荒之岛变成了日不落帝国,技术发展为因,日不落帝国为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7-3 10:06 | 只看该作者
xhuayu 发表于 2015-7-3 09:43
语言与综合国力息息相关。
二战以前,外交界的通用语言是法语,科学界则是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多种语言 ...

加拿大北美本来就是当初法国殖民地,讲法语不足为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0:05 | 只看该作者
xhuayu 发表于 2015-7-3 09:43
语言与综合国力息息相关。
二战以前,外交界的通用语言是法语,科学界则是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多种语言 ...

汉语的确会越来越通用。现在上海的外国人基本上汉语不比大山差的都有不少,能日常使用汉语进行超过基本交流的基本上满地都是了。

不过我贴这个不是说这个问题,而是“科技英语”的问题。

比如我写中文论文就非常难受,根本说不清楚,但是用英文写就很方便,非常容易描述任何技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7-3 09:43 | 只看该作者
语言与综合国力息息相关。
二战以前,外交界的通用语言是法语,科学界则是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多种语言并行。
二战之后,美国主导全世界,英语也就顺带着成了通行语言。
几十年后,也许汉语会世界通行。听说现在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很多地方只要会讲汉语就能通行无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7-3 03:32 | 只看该作者
韦伯猫 发表于 2015-7-3 00:05
转贴这篇文章当然不是这么简单,而是想引申出为什么世界科技语言最终选定了英语(抛开经济科技政治因素之 ...

这些成果都归结到语言上就太玄学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11-1 16:24 , Processed in 0.152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