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3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032
- 帖子
- 精华
|
本帖最后由 Bobocat 于 2010-2-26 14:09 编辑
樓主, 真的, 商學院講的那些理論還是不要拿到這裏來推...那些東西用來作大層面的學術討論很有意思, 但是拿來講我們現在討論的東西, 益處不大. 商學院培養不出老闆. (先說了, 我沒看不起商學院的學生, 我自己也是商學院出來的....不過商業才能是學不來的這是實話. 我不同意商學院教的東西實戰無用, 不過那是別的話題了, 在這裏就不談了).
有關筆記本的這個案例, 我只說二點.
第一, 您那個可以中國賣家可以和外國買家自由溝通的假設, 不是"不太重要的", 而是很十分關鍵的. 語言可以溝通在網路銷售通路上是最基本的平台先決條件. 而訓練外文能力的成本極高, 像這樣子的人力資源, 不能視為可以免費取得. 簡單的說, 如果今天中國是英語系國家, 人人都會聽說讀寫英文, 淘寶做不做得起來都很難說.
第二, 雖然在下不確定您對Microeconomics的定義是否和我所認知的相同, 不過我同意, 在理論上, 完全自由競爭市場在長期而言商廠確實不會有暴利 (economical profit--請留意, 不是完全沒有利潤, 此時還是有合理利潤normal profit), 但是短期內暴利是可以形成的<---您的假設沒錯.
然而, 在下覺得問題在於, 您認為以在ebay上的中國製筆記本這樣子商品, 廠商可以有多少的時間作為一個"短期", 而能從這段期間中賺取多少的利潤? 這個利潤是否足以超過廠商的機會成本???
簡單的說, 有沒有可以套利的空間, 這個套利活動的效益是在幫助經營者上營運上是否為正向的, 都很難說. 回歸到我上一篇回文的重點: 您分析中的基本假設可能有極高的風險, 我們在您的定價決策中沒有看到確定的利潤規模.
OK, 我知道上面那個案例不是您的本意. 您是想說: 在淘寶上那麼多賣家, 競爭那麼大, 是不是應該要開發新的客源(例如走出中國, 使用ebay).
以行銷學的角度來看, 這個思考當然合理. 但是我們還要考量到淘寶賣家們本身的能力及資源, 是否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創造一個具有經濟規模ebay營運? 樓主您所謂的套利, 其實就是一種貿易上的投機. 這是一種操作手法沒錯, 但是這手法是否適合以正常買賣策略來經營國內網店的經營者呢?
以您所設定的廠商: 一間中小規模的, 有實體的店舖的國內網店, 您認為他們的現成的商品線之中, 有多少東西可以讓他們拿到ebay上去"套一下"? 那麼, 等到商品上過ebay都"套過了". 他們接下來要怎麼作?
有二個可能:
1, 就不玩ebay(因為已經沒有套利空間了)了, 回去作專注在淘寶及實體店鋪的經營.
-->所以去上ebay只是純"撈個一票"? 先不論這樣子總結下來是否能真的賺到錢, 這不是專業經營者應該要作的策略吧? 淘寶上的中小型網店主們適合作這樣子的套利活動嗎?
2, 他們應該要去尋找新的產品, 然後拿去ebay上套利
-->這樣子的話, 那不是就要擔負新產品風險及引進成本? 這似乎和原來設定的廠商條件不符了. 會這樣子做的人, 多半是貿易商而不是零售商, 因為要買低賣高, 獲利多半需要來自大宗批發, 而不是小件零售. 這是基本的經濟規模條件使然.
海外貿易及行銷不是紙上想想那麼容易. 價格不是一切, 不能只守著表面進貨成本這樣子的思維. 用現成您舉的例子, 您知道嗎, 您就算有法子在1小時內就把中國烤出來的吐司(Toast)變到英國(免運費). 您也沒法子在英國賣中國烤出來的吐司的.
為什麼? 因為您沒有店面流通的通路(distribution channel). 您的吐司便宜到10P一條也不會沒有人會買. 要知道, 一條吐司英國超市就算賣一鎊, 消費者上網買超市公司是宅配送到人家門口. 不然他們會有據點就設在你家附近而且提供消費者一次購足所有日常用品的需求. 相對的, 您光守的一大堆的10P的中國吐司, 也沒有英國消費者會特別花時間到您付上去找您買一條吐司, 就算您的價錢比超市便宜90P (90%的價格優勢), 也一樣.
老實說, 可能就算免費, 都不會有人特別上門找您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