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415|回复: 2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王孙兄有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 1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才人物是如何读书的?

刘梦溪先生在《念育之》(刊于2007年8月26日《文汇报》“学林”版)一文中说:“龚育之的记忆力是惊人的。一次我和他探讨一目十行是否可能的问题,他说自己做不到,不过听说有一种阅读方法,不是按字按句按行,而是按页,就像照相一样,停留三秒左右,整个一页就记住了。但他说在书店里,如果从一个书架的左边看到右边,速度不快不慢,他可以记住全部书名。”

小时候听父亲讲故事,常常听见一目十行的说法,总以为那不过是一种夸张。后来见识多了,才慢慢推测,有些人读书一目十行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他们一辈子的成就昭示于前,那种博览群书和著作等身的奇迹,只有一种情况才可能导致这种结果,这就是一目十行,或者一目一页。

做学问的第一条件,就是必须摄入大量材料。谁的摄入量最大,谁就占有优势。凡是学问大的人,必有读书的大功夫。像马克思、弗雷泽这种某个领域的集大成者,读尽了那个领域的著作,其具备大功夫无可疑议。他们拥有那个领域的几乎全部材料,当然具有最权威的判断和思想。那些所谓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读书功夫就更不用说了。跟伏尔泰、卢梭比起来,狄德罗不算大思想家,但是作为百科全书的主要编撰者,他的读书功夫想来超越群伦。

中国学术一直重文献而不重田野,长期以来培养了大量皓首穷经的博儒,中国学者的读书功夫一定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刘歆、杨雄、郑玄、王弼、孔颖达等等,都是一代博览群书的大儒。解缙、纪晓岚者,以编纂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成其伟业,所摄入材料之广大很可能举世无双。近世诸如梁启超、章太炎、郭沫若等,额头壮硕光洁,脑容量很可能大于常人,脑神经的活动频率和速度看来也非同一般。他们或者一目一页,或者一目十行,想来就像解缙纪晓岚那样不在话下。还有康有为、王国维、陈寅恪、钱锺书等等,即使不是一目十行,也属于九行八行之类,总之肯定具有大量吃进材料的超群出众的大功夫,同时还有惊人的记忆力。据说陈寅恪和钱锺书跟人聊天时谈到什么事情,常能指出此事此言在书架上某书某页。此种功夫堪称绝活。

具有这种大功夫的人多吗?我认识的人中也许只有那么几位。复旦大学钱文忠,据说不止一目十行,而是一目一页(据吴洪森说),也就是龚育之所说的“就像照相一样,停留三秒左右,整个一页就记住了”。不过他的停留时间不是三秒,而是十来秒(据吴洪森的描述)。还有中国现代舞团团长张长城,他虽然不做学术研究(这只是我的臆测),可是嗜书成癖。有一天他告诉我,他每天业余时间要读书十万字,让我着实大吃一惊。他究竟是一目十行,还是一目一页,我没有细问,总之颇相信他的读书功夫不同凡响。这样惊人的阅读本领和阅读量,决定了他们必定是渊博之士。这种人即使不想做天才,只要天天张目读书,就非得把自己倒腾成天才不可。

有的学者,看他们目光之明耀、表情之灵动,可以推想他们的脑细胞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强。再看他们谈吐则一泻千里,著述则旁征博引,大有万卷诗书扑面来之势。他们的阅读速度肯定非同一般。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华东师范大学罗岗,四川袍哥冉云飞,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

还有一种人,他们的外表看不出多么饱学,也不喜欢一见面就谈学问,可是日常生活中的片言只语就能看出他们不但在学术领域特别广博,甚至对人类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精深的了解。无论说到汽车、轮船、电脑、手机、玉石、珍珠、瓷器等等器具,还是说到酒、茶、咖啡、雪茄、烹调饮食等等享受,以及说到饭店、书店、服装店、电影院、寺庙、街道等等社会空间,他们几乎无所不知,每有涉及,必定解说详备。他们漫不经心的聊天常常具有云飞潮涌、排山倒海的气势,因为他们广博得无可抵挡。笔者同事中即有这种天造良才,而且不止一位。

这种人无论读书速度实际如何,统统可视为一目十行之辈。因为一目十行说的乃是一个人摄入和记忆信息的能力,至于他组织信息的能力和思想的能力,那得用另外的名字称之。

今生不才,即使在一目一行的庸常之辈中,还不得不甘居末流。然而万不可因为没有一目十行的天成之才就放弃读书求道,也不可先追求一目十行的异秉,然后开始读书。天成之才既然得自于天,岂可强求哉。需知天马有天马的潇洒,蜗牛有蜗牛的乐趣。庸常之辈只要每天稍有所进,亦不难感到充实和满足,其欣然之情,何逊于一目十行哉!(摩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4
2#
发表于 2012-9-2 22:03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知道是什么书  在什么地方就够了
脑子的大多数空间用来想创新的事会有更大发展  如爱因斯坦
背词典的见多了  没见过几个有成就的  况且词典还几年一更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9-2 22:25 | 只看该作者
曾经在IBM工作的一老头给我推荐了这个软件
http://www.acereader.com/

这个软件通过多种途径训练高速阅读,我好久没用了,就不解释了,大家可以试用一下

听说在IBM内部有更专业的设备训练阅读速度,不仅一目十行,一眼一页,甚至如天龙八部里鸠摩智在少林寺偷背经书,也许有夸张成分吧,道听途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9-2 22:45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知道是什么书  在什么地方就够了
脑子的大多数空间用来想创新的事会有更大发展  如爱因斯坦
背词典 ...
如良 发表于 2012-9-2 22:03



    恩,还真么见过背词典能真的学好英文的。但是这个破招数竟然从来都有人在追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9-2 2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韦伯猫


    有些人把百科全书当教科书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9-2 23:3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4楼就笑了...米帝不是还有spelling bee 的游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9-2 23:41 | 只看该作者
记忆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此外还有推理能力,联想力,分析力等等。

其实任何时代都不乏智力杰出之士,只不过由于社会文化导致的重视领域不同,而致集中的领域不同。归根结底是资源倾斜利益导向而形成的倾向。

我日常所见就有不亚于pidan兄所说异能之士,但pidan兄文中所说多是中国传统学术领域内的人物,我所见则不同,而现今学术界人物,也曾接触过,能力是没问题的,但能达到上面那种标准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也没有。而其他热门行业中,比如金融,IT,政 商界,却是有。

这就是变化。

因为中国古代是文士官 僚治 国,士农工商,士居首位。地位优崇,待遇优渥(即使某些朝代给的官 方待遇看似不高,但其实你懂的)。先秦至汉的士,魏晋六朝隋唐的士族,宋以降的科考出身,就是要的这样的人。因此天下才智优异之士都竞争于此领域,因此为学而为官,这样的领域内才能能人辈出。

欧洲中世纪教 权与皇 权并立,甚至凌 驾于皇 权,大教堂财富惊人,又掌控知识,因此那个时代才智之士就集中于那个领域,甚至在新时代初起的打破教权垄 断的能人异士也出自其门下。同样的,还有伊斯兰社会的情况。

日本古代则是佛教兴隆,大家都知道古代大理,越南,还有朝鲜的某个时期(基本与中国佛教兴隆期的隋唐平行)都是佛教昌隆之邦,其实日本比它们有过之而无不及。越南李朝至陈朝400年间有8位皇帝出家,已是叹为观止,但日本仅平安时代,宇多法皇至后白河法皇,260年间,19位天皇就有15位出家为僧,仅获法皇之位的就有6位之多,如果也如越南那样扩至400年,则仅获法皇之位的就有16位,若算天皇出家的至少在25位以上。日本古代,天皇,公卿(以传统的藤原氏及武士出身的平家为代表),将军系统(源氏,执权北条氏,足利氏,德川氏)皆以出家为尚,且多是出于真诚的信仰。真如法亲王以亲王之尊出家,七十高龄还赴印度求法,至新加坡附近逝世,热忱之高,令人叹服。朝 堂掌握实 权 执 政的也多是以僧人身份,比如院政源平争霸期,至高**在握的一系列人物,白河法皇,鸟羽法皇,后白河法皇,入道信西,平清盛,皆是光头执 政。从圣德太子设遣隋使起,主要目的就是求取佛法,因此其中留唐僧占重要部分,遣唐使的废除,也主要是由于会昌法难武宗灭佛后,大唐佛法凋敝,留唐僧中灌上书而废。因此,日本古代文化皆是出自佛门,诸如医药,香道,花道,茶道,书道,围棋,莫不与僧人息息相关。室町时代与明朝官 方往来的文书都是出自日本五山禅僧之手,往来使节也多是僧人,明朝为了笼络,也以僧人为使,此事在明史中亦有载---“太祖嘉之,宴赉其使者,念其俗佞佛,可以西方教诱之也,乃命僧祖阐、克勤等八人送使者还国,赐良怀《大统历》及文绮、纱罗”(《明史 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第二百十 外国三 日本》)。德川幕府甚至以寺院行户 籍管理之职,每家每户皆须挂靠供养一寺院,由寺院与其出具证明。因此,日本古代才智异能之辈多出佛门,或与佛门息息相关,就不奇怪了。

因此,异能之士,代代皆有,不值得奇怪,但由于社会资源集中的领域不同,而导致其集中领域不同,这才是变化。

现今国学领域内才智之辈不比以往,也是此原因。比如张光直先生都感叹他这个领域内招不到满意的研究生。学术领域内也多如此,陈省身先生就感叹过,为什么中国数学不发达,因为中国最聪明的都去搞政 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9-2 23:43 | 只看该作者
俺是来看楼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9-2 2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Napoleon归来

顶礼道破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9-2 2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旧王孙


    刚做完ppt 睡去睡去, 叔叔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9-2 2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Napoleon归来

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9-2 2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旧王孙


      愿风与你同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9-3 00:05 | 只看该作者
破娃也来了~~~偶是来下载王孙SS言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9-3 00:29 | 只看该作者
同上。好奇王孙兄在引经据典的时候是查资料还是自己都记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9-3 0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chananiepan

主要是记得,但是史籍原文,为防无误,都要查过,比如上面的明史原文,我不可能把明史全部背下来一字不差,所以当然要先查。而如果没看过且不记得明史内有这样的记载,那则连查都无从查,都不知道要引用这条记录。另外,宋史关于日本的记载,绝大篇幅也是有关一位僧人的,有兴趣不妨看看。

先要记得有关文献和出处,不必要一字不差,用得上的时候,调用出来,就是这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9-3 00:4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前辈学人阅读丰富,所记也是大要。他们阅读面广,记忆力强,但是所记的也以出处为主,细节方面的逐字逐句并不追求。写东西想到要引用哪条出处就知道要在哪本书中去查。如果单凭记忆引用原文,则也会有错处,比如陈寅恪先生和钱锺书先生,他们的书中,有些也与原文字句有出入,甚至有误记的。而且任何一位,其学术论著,尤其是首版,都会有史料上的硬伤,有错误,都会被人指正,但是瑕不掩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9-3 00:55 | 只看该作者
就凭福尔摩斯他记忆不住那么多案件和人物资料,也需要做索引。但是他知道到哪里从哪些文件中可以查到所需资料。想必王孙兄已达此境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9-3 0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小号100

其实这个没有什么神秘的,但是做很多事情记性好确实很重要,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兄所说的福尔摩斯的例子很好,我记得福尔摩斯曾对华生说过,人脑好比一个有限的房间,不可能无限制的往里面装进各种知识,因此要有所选择,吸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让大脑更有效率。这个的原话我就不去查来引用于此了,大意如此。

如果光凭记忆来引用原文,即使钱老先生也不可能一字无误。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围城》,第三章---

“斜川看鸿渐好了些,笑说:“‘凭栏一吐,觉箜篌’,怎么饭没吃完,已经忙着还席了!没有关系,以后拼着吐几次,就学会喝酒了。”

除去箜篌,空喉原典即是谐音弄巧之义外,这里面的典故引用就有一字之差-----

“无何,会于江亭,时蒯希逸在席,子发改令曰:“目前取一联象,令主曰:‘远望渔舟,不阔尺八。’”岩杰遽饮酒一器,凭栏呕哕;须臾,即席还肇令曰:“凭栏一吐,觉空喉。”(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 姚岩杰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9-3 01:55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回复 18# 旧王孙


    其实学习也是如此。要学进新的知识,必然要丢掉旧有的东西,包括正确的错误的。为容纳新知而腾出空间。像高中学的生物化学之类的,除非是相关专业能记得比较牢固,其他的大部分都忘记了具体内容。但是如何快速找到所需内容,也就是索引,还是没有忘记的。一个人藏书量多少虽说不能完全显示一个人学识,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体现的。如福尔摩斯所说“人脑容量有限”,也需要去除旧事物,吸收容纳新事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9-3 0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小号100

吐故纳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 新”,方有欣欣向荣之生道。乔居士亦说过,死亡是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可以令旧事物为新事物腾出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  桂公网安备45110002000142    

GMT+8, 2025-1-15 00:19 , Processed in 0.140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