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614|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如何调节百利金的笔尖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7 0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还记得这个帖子吧?里面谈到了调解出墨的实践。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15332&highlight=%2BBA4HL

这个帖子的起源是由于我的查尔斯顿笔尖太硬、笔画太细,出水不畅的种种不令人满意的问题而写的。如此试过以后,虽说有点效果,但是,
总不能让我自己满意。

我最不满意的是笔尖太硬,书写完全没有弹性变化,自然也就无法自如地写出粗细变化。例如写人字头的字,“全”、“金”、“会”等等等
,我无法容忍我的钢笔写出的人字头都一边粗细......

还好,我看到了热心的爱好者的实践经验,这是源于这个帖子: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31909&highlight=%2B%D5%
BD%B5%D8%BC%C7%D5%DF

早先我把精力主要放在“导墨槽”的宽窄深浅这一方面,后来,看到猫版主提到,导墨槽太大,反而会断墨。这又提醒了我,导墨槽一旦过于
宽大,会大量堆积墨水,距离太大,将使得墨水的粘度与流度失衡,这样的结果就是,要么大量涌墨,要么断墨。因为墨水的粘度在过于宽大
的导墨槽与笔尖之间无法维持一个均匀持续的流量。

再看看百利金的笔舌,尤其是它的导墨槽,似乎我能悟出些什么。请看图:


这是百利金的笔舌分解图,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出,百利金的导墨槽要比一般钢笔的导墨槽宽出几乎10倍!!!这就是百利金出水犹如泉涌的道
理。可它为何不断墨呢?原来,在笔舌的前面部分(接近纸面的顶端一方),导墨槽又很细了。这就是毛细的缘故。

因此,我得出这个结论,我也可以改造我的笔舌,对于导墨槽为固定宽度的笔舌,我可以仿造百利金的结构,部分扩宽,挖深,但前部的毛细
结构,即那个细细的一条或两条小槽,则最好不要去改动,以免使毛细失效。

我的M200出水太狠,写的字象泉水一样水汪汪的,基本没法正常使用,只能在练字的时候用用,这显然不是所谓德国的风格。于是,我想拆开
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我的这支M200的F尖写出的笔画如此粗,跟别的爱好者提到的,F尖太细的感受完全不同......结果,很令我失望
,结构与猫版主提供的照片完全一致,没什么新鲜的发现。我只得把它装回去。

下面是拆笔尖的图示,按照图示方向,笔尖朝上,双手大拇指按照箭头方向顶住这个金属环,把笔舌垂直顶在桌面,这个小环很轻松就拆下来
了。千万不要用手指捏住鳍片把笔尖往外拽,这样会捏伤鳍片的,切记!切记!


后来,我想,把它当红墨水笔画杠杠吧,在书上写字显然不合适,画杠杠正好 。于是,我灌满百利金的红墨水。顺便写了几个字。“奇迹”发生了:我的这支钢笔原先软软的笔尖变得正常了,不再软了,出水正好,笔画不那么粗了......总之,就跟完全换了一个笔一样!!!!
到底怎么回事?我做了什么?我仔细回想之前的一个一个过程,唯一不同的,是我把笔尖安装的长短有了一点点变化。
如图:A为调节前的笔尖长度,B为调节后的笔尖长度 。


这是一个巧合,还是一个规律性的探索结论呢?
要证明这一点,我还得在不同的钢笔上试试才行。

现在,我重新审视我的钢笔:M600笔尖较硬(14C),笔画偏细;大金星出水非常勉强,书写中70%情况下断墨(五成赤金,大号);查尔斯顿
依然笔尖很硬,出水太细;公爵D2断墨......

好,如果我能按照我的经验,把上面提到的各个不同国家的钢笔、不同时期的钢笔都改造好,而且,必须使用2天以上性能不变的话,我认为,
我的这个经验或许就是原则了。即:调解笔尖的”软“、”硬“和出水的流畅。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何要说使用2天以上性能不变,因为刚灌满墨水的钢笔,它的笔舌是充满墨水的,此时,我无法区分到底是笔舌的存墨在
发挥作用,还是墨囊内的墨水在常态下发挥作用。必须等笔舌的涌墨用完才能判断。

我很幸运,我终于改造了那些笔,让他们各个都软硬兼备,出水流畅......

现在,反过来,如果你的笔太软,出墨太多,可能也能逆向调节吧!

在此特别感谢论坛上的无私爱好者们,感谢上面链接中的两位楼主。
谢谢论坛上分享经验的网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9
2#
发表于 2008-12-7 00:42 | 只看该作者
good!!!!!!!!!!!!!!!!!!!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00:44 | 只看该作者
仔细对比前后笔尖的长短,其实,调节后的笔尖仅仅长出来了1毫米多一点,可正是这1毫米,起到了改天换地的作用。
4#
发表于 2008-12-7 01:14 | 只看该作者
收下了,不过笔尖没事的话,还是不要多手支拆。
之前不记的是在笔阁还是哪看到过,说:百利金的笔尖拆的多或拆的粗暴的话,螺纹会出现磨损,影响气密性的。(大意)
曾在表坛看过一句话:“表都是拆坏的”;在本论坛上也看过:“笔都是拆坏的”,如果自已的笔用的好好的,还是尽量不要拆好
5#
发表于 2008-12-7 10:37 | 只看该作者
向楼主学习了
6#
发表于 2008-12-7 12: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7#
发表于 2008-12-7 12:26 | 只看该作者
金片伸长的话,书写时表观手感应该是变软才对啊
8#
发表于 2008-12-7 16:28 | 只看该作者
技术帖要顶
9#
发表于 2008-12-7 17:32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宽宽的“导墨槽”为非导墨槽,实际上只是空气孔的通道,以及吸墨时的通道罢了,LZ有点误导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2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怎么来区分它在书写的时候是导空气,而不是导墨?
11#
发表于 2008-12-10 12:1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槽和笔尖上那个空气孔是相通的,若写字时那里有墨,以其那么宽的结构,不会形成毛细,好、这样墨会从孔中漏出。
另外,那个槽实际上并不直接与储存墨水的地方相连,是通过层层鳍片的,靠重力墨水直接下不来,吸的时候却可以吸上去。
还有那两个细槽,在通过笔舌中部那个宽槽时,并没有中断,槽下面还有细槽以连通笔舌后部的细槽。
12#
发表于 2008-12-11 12: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去年拆鸟尖时,自己摸索,可惜了
13#
发表于 2008-12-12 19:4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用这个方法调了一支总是断墨的老笔,果然是有效的
不过比较还是偏硬,不敢再调了
钢尖的弹性实在是差……
14#
发表于 2008-12-13 16:40 | 只看该作者
探索精神可嘉,可惜推理错误
15#
发表于 2008-12-14 12:14 | 只看该作者
请JB兄为LZ更正,好让大家更多学习
16#
发表于 2008-12-14 21:19 | 只看该作者
坐下慢慢学习
17#
发表于 2008-12-15 18:1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认真学习了 ~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20:5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推理错误,是没在结尾处点明结论。现补上:
金属笔尖伸出长一些,可使出墨多一些,笔尖感觉也更软一些。反之,笔尖伸出短一些,可使出墨少一些,笔尖也更硬一些。
19#
发表于 2008-12-20 21: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学习了
20#
发表于 2009-1-13 16:23 | 只看该作者
技术贴要顶,继续关注~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13 09:51 , Processed in 0.148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